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教材分析
三、說學法
默讀法、圈點勾畫法,之后,可采用討論法、問答法,仿寫法等。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步驟重在課文的整體感悟,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文章的內容、觀點,第二步驟重在寫作技巧的探究與理解富有哲理性的語言。
第一課時
一、導語:以多媒體播放《人與自然》或《宇宙與人》的片段,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你為宇宙的神秘而驚異,為人類的智慧而自豪時,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無與倫比的智慧創造了這一切,你的心靈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然而,不自量力的人類卻妄圖面對充滿了母性關懷和父性智慧的自然說:“我要征服你!”快看看這篇文章,望我們保持理智的清醒和靈魂的溫情吧。
二、整體感知:
1、訂正字詞:
2.學生反復閱讀課文,討論問題:
(1)作者提出的主要觀點是什么,你認為文中的哪些語句能表達作者的觀點?
(2)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3)為什么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三、思考,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文章結構:
全文一共有11個自然段,可分為五部分。
第一部分(1段):指出人類宣稱“征服自然”,實在是不自量力的狂想。
第1段:人類“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錯誤的,認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類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第二部分(2~5段):著重比較人類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
第2段:大自然竊笑人類。(理由:1、打開的空間只不過咫尺之間。2、今人也會變成古人。3、科學史也是犯錯誤的歷史。)
第3段:人類發明的工具可能是人類的陷阱。
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級的生物。
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遠勝于人。
第三部分(6~7段):進一部闡述人類智慧與大自然智慧的關系。
第6段:人類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認識的工具。
第7段:人類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四部分(8~10段):作者從自然智慧進而論述宇宙生命。
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碩大的永恒的生命。
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質的另一種存在方式。
第10段:在宇宙中處處都是人類的兄弟。
第五部分(11段):得出人類理應敬畏自然的結論。
第11段:我們應當視其他生物為我們平等的生命,敬畏它們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們自己。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探究課文:
(一)認識人類:
1.在人類的發展史上,我們取得了哪些驕傲的成績。試舉例說明。明確:四大發明、人類登月、計算機的普及等。
2.對人類取得的這些成績,你的態度如何呢?作者對人類取得這些成績,態度如何呢?言之成理即可。
(二)認識自然:
3.聯系課文,結合自己的實際,具體談談你對自然的認識。
(三)人類和自然的關系:
4.人類和自然的關系如何?在本文中,作者得出一個什么結論?
明確:人類是大自然機體的一部分,人類應該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和諧統一,共同發展。
二、探究語言:
本文語言充滿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賞的語句,讀一讀,并說說其中包含的深意。
1.哲理性(以課后“研討與練習二”為例):
①掉入陷阱就是危機。那些留下的礦坑,破壞了地貌地層結構,可能釀成嚴重后果,危及人類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