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籠——表現孔乙己窮于招架的痛苦。 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綻——表現青筋凸起,清楚可數。 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摸一與先前的“排”形成鮮明對比,表現孔乙己生路被斷的可憐。 3.還可以讓學生自由尋美賞析。即先例舉美點,然后各自說理解性的話。 【教學設計c】 創意說明:小說用眾人的哄笑來貫穿全文,總共有四處。本創意著眼于分析笑聲的背后含義,并用漫畫的筆法來描摹理解眾人的“笑相”。 【教學步驟】 一、分析笑聲的深層含義。小伙計的笑——是附和,是解脫。 短衣幫的笑——是麻木不仁,是聊以自慰。 小孩的笑——是天真無邪,不明事理。 掌柜的笑——是自私卑劣,勢利無情。 總之,小說以樂境寫悲哀。更顯其哀。表現悲劇的社會性,加深了作品的反叛意義。 二、用筆創意,運用漫畫的筆法,為以上人物描畫笑相。蒲柳人家 創意說明:這是一篇洋溢著濃郁鄉土氣息的小說,語言大多是民間口語、俗語,活潑伶俐。因此,本設計應是:多層面地誦讀小說,感受、觸摸和積累語言。 教學步驟: 一、變體式閱讀小說。即把本文節選的兩個章節當作寫人敘事的記敘文來讀。 1.指導學生擬如下小標題:何滿子與奶奶/何滿子與爺爺。 2.學生通讀全文,完成字詞疏理。 3.積累詞語:咬牙切齒/人高馬大/膀闊腰圓兩肋插刀/三顧茅廬/腰纏萬貫/咬文嚼字/望影而逃/天倫之樂/如坐針氈/望眼欲穿/影影綽綽/一氣呵成/妙手回春/斷壁殘垣/芒刺在背/榮膺/膩歪/坍塌/戲謔/慪氣 4.選讀描寫人物的文段,感受特色語言。 ①漫畫式的人物外貌描寫: 寫何滿子:“剃個光葫蘆頭,天靈蓋上留個木梳背兒;光屁股,兩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 寫奶奶:“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長滿老繭的大手……” 寫爺爺:“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 寫老秀才:“手拿一桿斑竹銅鍋的長桿煙袋,整天板著一張陰沉沉的臉。” ②評書式的人物介紹: 寫奶奶:“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她還會扎針、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紅傷……” 寫爺爺:“好戴高帽兒,講排場,擺闊氣,編起故事來,有枝有葉,有文有武,生動曲折,驚險紅火。” ③妙用純鄉土味的比喻凸顯人物: 寫奶奶的潑辣:“一丈青大娘罵人,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 寫纖夫被打的狼狽:“像風吹乍蓬,轉了三轉………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 寫何滿子的玩劣:“長到四五歲,就像野鳥不入籠……” 寫老秀才的嚴肅:“只覺得頭上壓著一朵烏云,叫人喘不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