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jing大屠殺》重難點分析
第二部分:揭露日寇在南jing大屠殺中令人發指的獸行。
這一部分分三個層次,先總后分地敘述。
第一層(“風景秀麗的燕子磯……長江邊簡直成了叫喚地獄……”):這一層次主要寫日軍集體大屠殺的三件慘案:(1)12月13日的燕子磯大屠殺;(2)12月15日夜的下關大屠殺;(3)12月18日的草鞋峽大屠殺。
第二層(“在人類歷史上,恐怕沒有比日軍在南京的殺人競賽更殘暴、更無人性的了……對田中軍吉的殺人過程作了詳細記載,并附有照片。”):主要寫日軍零散屠殺的兩個典型慘案:(1)兩個殺人惡魔的殺人比賽(2)田中軍吉以“助廣”寶劍連殺無辜中國人300多的血腥事件。
第三層(“經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恐怕很難做出甚至是粗略的統計。”):這個層次寫法庭查證、舉證日軍在南jing大屠殺中集體大屠殺和零散大屠殺的案數和人數。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南jing大屠殺是經過國際法庭判定的,是有歷史定論的。文章第二部分的安排也頗具匠心,在寫了三個集體大屠殺慘案、兩個令人發指的零散屠殺案后,結尾處還引用了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材料。從結構來看,寫查證的法律證據也起到了總寫的作用。法庭查證材料鐵證如山,不容置疑。從內容上看,用數字說明增強了說服力。在引用“查證”后,文章還補上了外國觀察家的看法和當時情況的補述,說明事實上日寇在南jing大屠殺中殺害了我們多少同胞是難以記數的。
第三部分:點題──我們要記住南jing大屠殺這慘絕人寰的災難,記住民族的奇恥大辱,更加明確今后的路怎么走。
八、重點語句分析
1.入夜,我在長江邊徘徊。大江東去,逝者如斯。時光可以流逝,受害人終離人世,然而歷史無法忘卻,也不應該忘卻…
這段抒情和議論由老太太發瘋引起,一方面在說幾十年的歲月無法彌補老太太心靈的嚴重的創傷,她無法忘記過去,同時也是在告誡人們牢記民族災難,毋忘國恥。
2.我不想也沒有必要發更多的議論,我只希望像我一樣年輕的戰友、年輕的同胞,記住這慘絕人寰的災難,記住這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它會讓我們更加明確今后的路該怎么走。
這是文章點題的段落,不發更多的議論,卻讓讀者思考:今后的路該怎么走。這種思考不是要考慮個人的發展,而是要讀者將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連在一起,現在,將來!
九、寫作特色
1.結構的精心設計
文章開頭用了倒敘的手法,這個開頭緊緊抓住讀者的心,讓讀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老太太發瘋的原因。文章中先寫集體大屠殺,后寫零散大屠殺,然后運用軍事法庭的材料加大了事實的說服力。結尾處點題也是在讀者讀完之后,引起讀者激蕩的感情之后水到渠成的提出問題,引發讀者的深深思考。
2.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文中的記敘讓血淋淋的事實更加鮮明、形象地展示在我們面前,抒情和議論更能體現作者的態度和感情的激蕩。文章的敘述真實,描寫形象,以大量精確的數據和觸目驚心的事實,揭露了侵華日軍的滔天罪行。文章夾敘夾議,記敘的同時可以體會作者真摯的感情,深刻的議論。通過議論強調歷史無法忘卻,也不應該忘卻,告誡人們牢記民族災難,毋忘國恥。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使文章的教育意義更深入人心,使文章更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引發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