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復習資料2
一、疑難妙句
1.可是這一本卻讓我一生難以忘懷,它酷似德國卜老恩的《父與子》中的一組畫,不過看了很難笑起來。
剖析:這句話強調(diào)闡述了兩層意思:一是第一本書是難以忘記的,給作者極深的印象,具有特殊的意義;二是說“看了很難笑起來”,表明其中充滿苦澀,它承載著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讓人回憶起苦難童年中特殊的讀書經(jīng)歷。
2.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剖析:作者首先說明“我的童年沒有幽默”,生活中充滿孤獨、寂寞、單調(diào),毫無生機與活力。但“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聯(lián)系當時的社會背景和課文內(nèi)容來看,這“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指“我”把課本撕開一分為二送給喬元貞,兩人共同上學,突出表現(xiàn)苦難生活中人間難有的一點溫情。兩只狗和我友好相處,陪我上學,在教室外叫喚,這充滿童真童趣的事,給“我”苦澀的童年增加了難得的歡樂。
3.他們家買不起書,教師規(guī)定,每人要有一本書,而且得擺在課桌上,我只好把書用刀裁成兩半,他一半我一半。
剖析:“他們家買不起書”說明喬元貞家生活貧困,上學連書都買不起,這反映出舊中國苦難生活的真實寫照。而“他一半我一半”的獨特的讀書方式,讓我們看到了舊中國農(nóng)村孩子的早熟,那種童年小伙伴患難與共的溫情,讓人非常感動。
4.下課后,“弄不成”把我叫去,狠狠地訓斥了一頓,說:“看在你那知書識禮的父親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他罰我立在院當中背書,我大聲地從頭到尾地背了出來。兩只狗蹲在我身邊,陪我背書,汪汪地叫著。后來老師“弄不成”還夸我的狗聰明,說比二黃毛會念書。
剖析:每天伴“我”上學的兩條狗,“我”聽課,它們在外面規(guī)規(guī)矩矩地等“我”。當“弄不成”老師讀課文時,“我”調(diào)教它們大叫,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弄不成”老師狠狠訓斥我一頓,說:“看在你那知書識禮的父親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就罰我在院中背書。老師說這話雖有失教師身份,但透露出鄉(xiāng)間村鄰的友好純樸的情義。學習環(huán)境惡劣,生活貧困,這卻是一種難得的樂趣,那一份童趣令讀者忍俊不禁,深深感動。
5.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剖析:“我的第一本書”不僅僅指那半本課本,還有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和深刻體察。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書,更是人生的第一本書。這書里鑲嵌著父親的深情、同學的有情、童年的樂趣和生活的苦難,及在苦難生活中抗爭的一段心理歷程。如果第一本書不寫出來,那么這幾十年來讀書和寫書(詩)則失去了意義,變得毫無價值。一個人不能忘記歷史,忘記過去,忘記苦難。所以要把握住生命的航船,找到生命的價值。
二、重點語段
晚上,我看見父親在昏黃的麻油燈下裁了好多白紙。第二天早晨,父親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兩本裝訂成冊的課本遞給我。父親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們兩個的半本書修修補補,裝訂成了兩本完完整整的書,補寫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樣好看。父親把兩本課本用牛皮紙包了皮,在封皮上寫上了名字。元貞不再上學了,但我還是把父親補全的裝訂好的課本送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