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復習資料2
⑧事后我才知道,母親那天沒心思上班,請假在家,要幫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當晚,一家人又在燈下共進晚餐。與親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陽光下,松弛而又溫暖。
⑨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門戶,可時常會走很遠的路回到母親身邊,一家人圍坐在燈下吃一頓飯。飯菜雖樸素但心中充滿溫情,就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⑩人長大后都是要獨立的,可家和家人卻是永遠的大后方,永遠的愛和永遠的歸宿。
(選自《暢銷書摘》.2 有改動)
11.體驗細膩情感,回答:
(1)第5段畫線句“我的淚水掉了下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第8段中一家人共進晚餐時的快樂與第3段中“我”感受到的“快樂”有什么不同?
解析:解答(1)題需結合前文所述的情境,重點抓住“天冷”“感冒”“頭昏腦脹”“牙疼”等實際情況,又加之飯桌上是我所不能破例吃的“熱氣騰騰的排骨湯”,頓時感到與家人的距離感,滿腹的委屈、無助涌上心頭。解答(2)題時需扣住這兩個“快樂”場景的不同之處,答出各自快樂的原因。
答案:(1)因為“我”已感受到與親人的隔膜所帶來的凄楚(無助、委屈、脆弱等)。 (2)“分伙”之初的快樂是初次品嘗自由(自主、獨立)帶來的快樂,“分伙”結束時的快樂是重新感受家庭溫暖(親情、關心)帶來的快樂或是與家人消除隔膜、同心同德之后帶來的快樂。
12.理解鮮明形象,回答:
⑴母親開始堅決不同意“分伙”,可后來為什么又改變初衷答應了呢?
(2)“這個月的最后一天”母親沒有強拉我一起吃飯,而是“悄悄”地遞給“我”一個面包,表現了母親怎樣的性格特征?
解析:⑴題結合該句的前一句“母親那時對我懷了一種復雜的情感,她認為我有叛逆傾向,所以也硬下心腸,準備讓我碰壁,然后回心轉意當個好女兒”,從中提煉出要點回答即可。(2)題中“母親沒有強拉我一起吃飯”說明了母親深知女兒有著強烈的自尊,“悄悄遞給我一個面包”說明母親對我的疼愛。
答案:⑴母親決定讓女兒經受一次鍛煉,在生活中碰壁,然后自己回心轉意。 (2)既表現了母親的慈愛,又表現母親善解人意或照顧女兒的自尊。
13.揣摩生動細節,回答:
請從“分伙”過程中找出一處家人一直在關注著“我”的細節,并分析其作用。
解析:細節描寫即指文章中細小入微的描寫,它又往往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為塑造人物形象起重要的作用,解答本題時要切合題意,抓住“分伙”過程中家人關注“我”的細節描寫,體會出其中的深情。
答案:細節一:“家人在桌上吃飯,不時地看我”。表明家人對我的關心。細節二:“把書豎起來擋住家人的視線”。表明家人仍然在看著我,不放心我。細節三:“母親在我以往坐的位子上放一副筷子”!耙酝摹北砻髋畠涸谀赣H心中的位置一直沒變。
14.品味精彩語言,回答:
“飯菜雖樸素但心中充滿溫情,就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是一家人”,這句話對表現全文的主旨有何作用? 解析:品味本句時先辨析其修辭手法,顯然本句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照應文題,強調了一家人深厚的感情,進一步點明本文的中心。
答案:通過反復的手法,進一步點明全文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