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jing大屠殺》重難點分析
十、課后練習題解答提示
(一)寫了三大屠殺慘案:(1)12月13日的燕子磯大屠殺;(2)12月15日夜的下關大屠殺;(3)12月18日的草鞋峽大屠殺。
(二)首先是引用這類資料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既真實地再現了幸存者親身經歷的大屠殺,又反映了外國人目睹的日軍暴行,還以法庭查證證實史實的毋庸置疑,也通過戰犯本人的交待,道出了南jing大屠殺的真相。這樣多角度、多側面敘述南jing大屠殺的慘狀,更具現場感、真實感,更具有沖擊力、震撼力。其次,引用這類資料還有其現實意義:現在在日本有人甚至企圖把南jing大屠殺事件當作“無稽之談”。文中大量引用日本眾多媒體的報道和戰犯本人的交待,無疑起到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作用,有力的批駁了妄圖否認南jing大屠殺者的彌天大謊。
(三)第一部分末段“入夜,我在長江邊徘徊。大江東去,逝者如斯。時光可以流逝,受害人終離人世,然而歷史無法忘卻,也不應該忘卻……”夾敘夾議。其中末句的議論,強調了牢記民族災難,毋忘國恥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在寫三個集體大屠殺后,轉入寫“日軍在南京的殺人競賽”前,有“人類歷史上,恐怕沒有比日軍在南京的殺人競賽更殘暴,更無人性的了”一句議論,這里的議論既揭示了日寇殺人競賽的慘無人道,又起到了過渡的作用。同樣由寫日軍殺人競賽轉到寫田中軍吉以“助廣”寶劍連殺無辜中國人300多時,也用了一個議論句(“如果說向井敏明和野田巖是兩只殺紅了眼的惡魔,那么田中軍吉簡直比惡魔更兇殘”)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第二部分末段,也是夾敘夾議。
第三部分是較為集中的議論、抒情部分,也是文章的總結、點題及升華主題的部分。其中第一自然段是記敘,第二自然段夾敘夾議,揭露日本法西斯難以計數的令人發指的罪行。第三自然段,前一句夾敘夾議,后一句借議論抒情,抒發了為祖國強盛而倍感欣慰、自豪之情。第四自然段議論,強調作為歷史的回顧,我們既要了解祖國的文明、民族的光榮,也應該牢記祖國的深重災難、民族的奇恥大辱。第五自然段議論,是對第四自然段的闡釋,也是點題。
(四)文章讓我們“走進歷史,感受歷史”,讓中國年輕一代牢記這段慘痛的歷史,勿忘國恥,以史為鑒,激勵我們擔負起振興中華、保衛祖國的重任。今后的路的設計應該與祖國的命運連在一起。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