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全冊3
2、能說出治水必躬親的道理
3、學習擺事實,講道理和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對“治水必躬親”這一基本道理的理解。
2、難點:理解文言實詞和虛詞在句中含義的基本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通過對話來促進相互間的交流和溝通,它不僅可以增進人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而且還能調節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由此可見對話的作用很大。
其實,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對話方式。我們可以和文本對話,與同學對話,與老師對話,還可以與現代媒體對話。今天我們就通過對話這種學習方式,學習古人錢泳的一篇文章,這就是《治水必躬親》。大家可以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文本,例如可以誦讀,可以默讀,也可以幾個人組成一個小組一起朗誦等,要求能讀通順。
二、與文本對話,解讀文本
與課文對話,利用舊知,結合注釋,運用工具書,嘗試讀懂、理解文章,將自己不懂的字詞語句作出標記。
三、與同學對話,釋疑解難
與小組同學對話,交流自己對于文章字詞以及內容的理解,互相合作,解答疑難。將小組合作依然不能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
四、與老師對話,交流心得
五、與生活對話,理解文意
1、敘述故事
要求學生講述古今幾個有關“治水”的故事,并且能夠做到故事情節完整,敘述重點突出。如:鯀治水、大禹治水、西門豹治水、李冰治水、歷史上中華民族治黃等等。
2、比照分析
要求學生結合故事,對照文本,理解治水必躬親的道理。
(結合所講的故事是重點,在評述故事的基礎上理解文章的主題。如:鯀治水不成,因為他執一、拘泥于“水來土掩”的掌故,未能躬歷山川,親勞胼胝;李冰修建都江堰雖然是堵水,但他成為造福后人的功臣,這是因為他知山知水,知情知勢。大禹治水能躬歷山川,親勞胼胝,冒雨沖風,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三過家門而不入……在具體事例中加深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六、援疑質理,掌握方法
“治水必須躬親”,文章是怎樣闡述這個問題的呢?
(明確擺事實,講道理是最基本的論證方法,也是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同時引導學生結合對歷史上不同治水人物的正反方面的評價,引導學生關注文章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七、拓展延伸
家喻戶曉的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樣的一個形象?讀了課文之后,你對這個人物有哪些新的認識?
八、作業
請同學以“治學必躬親”為題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300字左右的片段,闡明治學也要躬親的道理。
通過仿寫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無論做什么事情躬親都是必不可少的條件;進一步加深對文章寫作方法的感悟——能運用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八年級(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
一 設計思路
本單元介紹了航天、克隆、基因等高新科技知識,在內容上,可以讓學生對某些高新科技作一些了解,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索熱情。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更新的未知領域,必須借助于網絡、多媒體教學,以補充課本內容并提供形象的音像資料。另外在學習過程中設計好實踐活動,可以使這些知識更生動活潑,從而讓學生更有興趣了解和探究。
與其他單元不同的是,本單元為自由讀寫單元,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可以根據需要采用瀏覽、略讀、精讀等多種閱讀方法,也不要拘泥于課本的編排順序,還可以讓學生推薦自己喜歡的同類文章進行閱讀。但自由讀寫并非是放任學生無組織無計劃的學習,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所以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至關重要。在開始學習本單元之前,先要了解學生現有的閱讀方法和水平,再進行一定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