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全冊3
2、各小組選出組長,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制定為期兩周的本小組活動方案。
3、向學生介紹幾本關于漢字的書籍或提供有關的網址。
四、課時安排 兩課時。
五、教學流程
(一)教師導入:
身為中國人,是什么使我們能夠自如地“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
是漢字。由奇妙的點、橫、豎、撇、捺構筑的漢字,絕非僅僅只是一些代表聲音和意義的符號,它們是充滿智慧、充滿感情的精靈!無怪乎人們將漢字的創造賦予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神奇色彩,無怪乎漢字被譽為中華民族的第五大發明。現在,就讓我們走進多姿多彩 “漢字”的世界吧。
(二)漢字報告會(漢字考古組交流的內容)
1、教師過渡:漢字就像陳年的美酒,散發著馥郁的芬芳,下面請考古組同學給我們做報告,報告的題目《博大精深的漢字》。
2、報告內容摘要:
①漢字的起源:
②漢字字體的演變:
③漢字的書寫:
課件展示: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四大家名家字帖欣賞
小結:只有漢字這種文字,才能使書寫上升問一種藝術,也只有在漢字文化熏陶下才有那么多光耀千古的書法家。
3、展示漢字科普小報
4、教師引入答辯問題:
過去,漢字與龜甲結合,開創輝煌燦爛的東方古代文明。
今天,世界進入計算機時代,有人坦言:漢字落后了,它已無法適應時代的潮流,是中國進入信息時代的瓶頸。你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學生自由辯論。
(三)漢字調查(漢字規范組交流的內容)
1、成果展示一:《新中國成立以來語言文字工作的有關文件目錄》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言漢字應用管理司網站)
調查結論一:新中國高度重視漢字規范工作,不僅成立負責研究和推行文字改革的專門機構,并先后出臺兩部有關法律。迄今為止,國務院還頒布89條有關漢字行政法規或規范性文件,漢字的規范工作成績顯著。
2、成果展示二:八年級學生常用錯別字輯錄
(資料來源:可以以八年級學生的作文本為樣本,進行窮盡性的調查,將其中的錯別字“挖”出來,整理成文。)
調查結論二:錯別字比比皆是,甚至“觸目驚心”,多數學生對使用錯別字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認識不足,認為寫錯字是“無傷大雅”的小事。
教師引入討論問題:從大家的調查上看,漢字的規范工作任重道遠,作為一名中學生,你將如何純潔祖國的文字,讓錯別字銷聲匿跡呢?
學生自由討論,交流。
3、成果展示三:關于社會新詞應用問題的調查報告
(資料來源:為了解同齡人對社會新詞新語、字母詞、網絡語言看法及這些全新詞語對傳統規范語言的影響,在本校開展一次《社會語言應用熱點問題調查問卷》活動,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190份。)
調查結論三:
社會流行的新詞普遍受到青睞,有54.3%和48%同學認為現代漢語出現“酷”“秀”“wto”“菜鳥”等詞語很傳神,豐富現代漢語詞匯,能夠理解并且正確使用它們也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