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紀行》綜合能力測試題
________句,欣賞評點:________________4.“峰下蜿蜒的小徑,布滿青苔,直綠到了石頭縫里!边@句話是從文中的第一小節(jié)中抽出來的,請問它應(yīng)放歸哪一處( )a.① b.② c.③ d.④ (三) 住進富陽賓館,推窗一望,思慕久矣的富春江就在眼前,頓時欣喜泉涌。時當(dāng)中午,從稀淡云層中射出的陽光不能朗照,江面似蒙上一層輕霧,顯出一副慵睡未醒的模樣。富春江古有“第二漓江”之譽,她的特點是山水相映,江寬流緩,在這里望江遠眺,正好領(lǐng)略其輕裘綬帶之美。入富陽登上鸛山,立在江畔大石崖上靜靜地注視,則就可以細察她的一顰一笑了。清澈的江水徐徐流淌,水淺處沙灘隱約可見,兩岸沙丘小山宛若裝飾的屏障,那從容駛行的船只似在徜徉散步,其實它是機動的,惜乎不能再見到富春帆影了。登鸛山當(dāng)然還為訪“都”。這次是由郁達夫?qū)O女郁嘉玲陪同前往的,她容顏酷似乃祖,性格亦坦率真誠,以仰止之情娓娓講述祖父在南洋抗敵遇難的經(jīng)歷。我們瞻仰了“雙烈亭”,這是為追念郁華、達夫兄弟而筑,葉淺予為這對以血殉國的賢昆仲所制作畫像,鐫之碑刻,雖寥寥幾筆,卻神情畢肖,非知己不能如此得其神髓。達夫故居是一棟二層樓房,它所貯藏的英烈業(yè)績,當(dāng)與富陽山水永存。雖則大節(jié)嶙嶙的忠骨并不埋于此間青山,可這富陽的人文之美當(dāng)是十分絢爛壯麗的。山水總是寄寓人情。唐人吳融詩云:“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畫晚晴新”,我從富陽到桐廬,一路覽勝,就充分品味到“水送山迎”的情趣了。這條途徑,車子幾乎是跟富春江的流向平行的,一出富陽,向西偏南行進,它在群山之間時而露面,時而遮顏,覺得富春江始終陪伴在我身邊,為我傾訴旅情。這浙西的山也真多,誠如郁達夫所描寫的“峰嶺并不成重,而包圍在汽車周圍的一帶,卻呈露著千層萬層的波浪”。1.富春江古有“第二漓江”之稱,富春江位于________________。漓江位于________________。2.富春江的自然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3.文中能體現(xiàn)富陽人文之美的事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4.景語都是情語。下列描寫能體現(xiàn)作者什么心情?(1)立在江畔大石崖上靜靜地注視,則就可以細察她的一顰一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它在群山之間時而露面,時而遮顏,覺得富春江始終陪伴在我身邊,為我傾訴旅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不是漂流江上,而是白帆與江水融合為一體,成了一幅流動的畫卷。二、說明兩岸人民的心是相通的。三、張旭的《山中留客》四、歌曲《高山青》是本文的內(nèi)在線索,起到彩線穿珠之效。五、(一)1.這一句與文章開頭唱《高山青》相呼應(yīng),以歌起,以歌結(jié),首尾呼應(yīng),渾然一體。2.游阿里山3.好像4.①作者游阿里山不盡然是為了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言外之意,也是為了欣賞阿里山的美麗風(fēng)光;②作者在整個游程中,確實看到了如畫的阿里山風(fēng)光,并為之陶醉,他的贊美出于肺腑;③“一方山水育一方人”,看到了山水之美,也等于看到了阿里山姑娘之美。(二)1.西湖的綠2.感到蓬勃的生機和茁壯的生命力。3.略4.c(三)1.浙西 廣西 2.山水相映,江寬流緩 3.“雙烈亭”達夫故居4.(1)對富春江美景的喜愛之情。(2)視富春江為旅伴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