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八年級第四單元教學設計(精選4篇)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1
新北區(qū)實驗中學 郭惠芬、王唯亞
一、單元教學目標 :
1、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文言文,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
2、欣賞散文優(yōu)美、雋永的語言,感受江山的美麗多嬌,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培養(yǎng)愛我中華,熱愛世界的情感。
3、了解課文移步換景、融情于景的方法,學會寫參觀游覽的文章。
4、學會如何向游人介紹當?shù)氐木拔铩?/p>
二、單元課時安排:共14課時
《小石潭記》2課時 《記承天寺夜游》1課時
《阿里山紀行》2課時 《美麗的西雙版納》2課時
《藍藍的威尼斯》1課時 寫作3課時
口語交際1課時 專題交流或語文活動2課時
三、教學設想:
本單元都是些美文,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在誦讀中品味語言,體驗情感,發(fā)展語感,加深對寫景抒情類文章的體會和理解,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
四、教學過程 :
第1課時《小石潭記》(一)
學習目標: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文言文,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的意思,能熟練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自讀課文,利用工具書初步讀順、了解課文
收集有關柳宗元的詩詞、文章、生平介紹,有關《小石潭記》的圖片資料等。
課堂學習:
第一塊:交流對柳宗元的了解: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請同學們欣賞一段視頻材料。 欣賞并說出其中主要人物柳宗元。
2 請同學們回憶以前學過的柳宗元的文章 學生思考回答。
3 請同學們根據(jù)課前準備,比一比誰對柳宗元的了解最多。 學生發(fā)言,交流圖片資料。
第二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布置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文章。 先自由朗讀課文,然后集體朗讀,再由個人朗讀。
2 布置要求:掌握重點實詞的意義,讀懂課文。 再讀課文,嘗試用自己的話翻譯,劃出工具書無法解決的疑難字詞,準備交流。
3 組織交流 交流學習成果,共同討論解決疑難詞句。
4 啟發(fā)學生歸納文章主要描繪了哪些景物。 朗讀課文。歸納、交流。
5 課文是按游覽順序來寫的,引導學生說說本文的寫作思路。 思考交流。
課后作業(yè) :背誦并默寫課文。
第2課時《小石潭記》(二)
學習目標: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并能說出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
課前準備:收集本地風景名勝的楹聯(lián),并通過查找資料了解楹聯(lián)的背景和內(nèi)涵。
課堂學習:
第一塊:引導聯(lián)想,體會并能說出作者的情感。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在黑板上寫一首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然后提問作者是誰 集體回答。
2 聯(lián)系到作者坎坷的一生,以及被貶永州之后孤寂悲涼的心境,再提問,讀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感覺?作者的心境如何?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情感? 思考交流。
3 找出文中反映作者同樣心境的語句。 讀課文,尋找,交流。
4 質疑: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小組討論后交流。
第二塊:品位探究文章語言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引導學生自讀課文 采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讀課文。
2 請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談一談喜歡的理由。 各抒己見。
3 引導學生歸納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的。 思考歸納。
4 引導體會寓情于景,以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 自由的有感情的朗讀。
5 組織有感情地朗讀。 個別朗讀;ピu。
第三塊:拓寬延伸: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創(chuàng)設活動情景:為開發(fā)小石潭的旅游資源,要在小石潭邊建造一座涼亭,請給亭子命名,并題寫一幅對聯(lián)。(導入 ) 明確要求。
2 利用課前收集的本地風景名勝的楹聯(lián)作寫對聯(lián)的指導。 交流,點評。
3 為開發(fā)小石潭的旅游資源,要在小石潭邊建造一座涼亭,請給亭子命名,并題寫一幅對聯(lián)。 獨立思考。
小組討論。
4 組織全班交流,評選最佳楹聯(lián)。 交流,評選。
第三課時:《記承天寺夜游》
學習目標: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文言文,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的意思,能熟練地朗讀課文。
體會作者特殊的心境。
課前準備:收集蘇軾的資料,了解寫作背景。
自讀課文,利用工具書初步讀順、了解課文內(nèi)容。
收集一些古人寫月的詩句。
課堂學習:
第一塊:音樂導入 ,引導“詠月”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展示多媒體課件,播放音樂。啟發(fā)聯(lián)想:月亮,以其皎潔的光輝,娟秀的姿影,曾激起多少詩人的靈感和詞人的遐想啊,請同學們打開記憶的大門,走入月光下,一起來吟詠“寫月”的詩句。 學生吟詠課前準備好的詩詞。
2 總結:一縷月光能抒發(fā)人的情懷,或壯烈或纏綿。當人有心事時,把心托給明月,何嘗不是人生一種情趣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品味宋代大學問家的美文《記承天寺夜游》 進入新課學習。
第二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布置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文章。 先自由朗讀課文,然后集體朗讀,再由個人朗讀。
2 布置要求:掌握重點實詞的意義,讀懂課文。 再讀課文,嘗試用自己的話翻譯,劃出工具書無法解決的疑難字詞,準備交流。
3 組織交流 交流學習成果,共同討論解決疑難詞句。
4 提問:作者寫此文時心情怎樣?從哪些詩句中可以看出。 獨立思考,交流。
5 組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有感情地朗讀,體驗作者的心情。
第三塊:品味賞析,深入理解。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閑中生愁,對愁又能以超然的態(tài)度對待,這就是蘇東坡,人生仕途不順,難免心中不快,但卻表現(xiàn)得非常理性,透露出他胸襟的曠達與磊落,問:文中哪一句描寫最能體現(xiàn)這一心境? 獨立思考,回答:“庭下••••••交橫,蓋竹柏影也!
2 引導聯(lián)想:這短短三句話,是寫月光的高度傳神之筆,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用散文的筆調描繪出這月下美景。 學生書面描繪,交流,評點。
3 品味賞析:說說這月下之景有何特點,給人以什么感受,是如何傳神地表現(xiàn)作者當時的心境的。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4 組織有感情地朗讀 投入地朗讀
課后學習:熟練背誦課文。
本文篇幅很短,卻表達了作者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透露出他在被貶期間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在被貶期間,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之中,寫出了大量優(yōu)秀的作品,請同學們課后查一下,看看這期間作者還寫了哪些優(yōu)美詩句,把你喜歡的詩句整理下來。
第四課時:《阿里山紀行》(一)
學習目標: 反復讀全文,感受“阿里山的風光美如畫”
品味文章富于音樂美和情韻美的語言。
課前學習: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搜集資料,了解阿里山的風土人情、秀麗風光?梢允菆D片,文字,還可以是歌曲。(分組活動)
課堂學習:
第一塊:交流關于阿里山的資料,導入 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欣賞歌曲《高山青》,請學生向大家介紹你所了解的阿里山。 每組派代表發(fā)言。結合搜集到的資料進行解說。如實物投影展示圖片等。時間:每人2—3分鐘。
2 導入 :阿里山的風光真是迷人,聽了兩位同學的介紹,我們還是意猶未盡,那就讓我們跟著吳功正再去游覽一番吧。
第二塊:品味語言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你覺得寫得好的地方可以反復朗讀,體會它好在哪里。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劃出寫的好的地方并做批注。獨立思考。
2 指導:從多個角度去賞析 從各個角度進行賞析。
如詞語用的精當、修辭、節(jié)奏感等
3 組織交流、評價 交流,討論。
4 布置任務:課后將好的詞語或句子摘抄在讀書筆記本上
第三塊:欣賞歌曲,朗讀優(yōu)美語段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播放歌曲《高山青》 欣賞,哼唱
2 組織朗讀優(yōu)美語段 個別朗讀,互評
第五課時:《阿里山紀行》(二)
學習目標:理清文章內(nèi)容,學習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課前學習:自學本單元的口語交際內(nèi)容。
課堂學習:
第一塊:組織“我做導游”活動,學習移步換景的寫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阿里山的風光秀美如畫,你能讀出課文中描繪了哪些風景圖嗎? 自讀課文,同桌或者前后桌討論完成。
2 組織“我做導游”活動,帶領大家領略阿里山的秀麗風光。
要求:理清游覽線路,說出每個景點的特征,可以適當運用文中的語句,但不能照搬。 獨立思考:再讀課文,劃出表示作者行蹤的詞語,理清游覽線路。抓住關鍵詞句概括景點特征。
3 組織小組討論 組內(nèi)共同探討
4 組織交流、評價 交流,評價
5 引導學生歸納移步換景的寫作特點 歸納、小結
第二塊:拓展延伸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帶領大家游覽我們美麗的校園。
要求:理清游覽線路,說出每個景點的特征。 獨立思考
同桌共同探討
2 組織交流,評選最佳導游。 交流,評選
第三塊:學生小結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組織學生對本課的學習情況作小結 小結。談感受、收獲。
第六課時:《美麗的西雙版納》(一)
學習目標:了解西雙版納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培養(yǎng)自學的能力。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利用多媒體展示西雙版納的圖片,導語 :西雙版納是美麗而神秘的地方,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它的獨特韻味。 欣賞西雙版納優(yōu)美的風景。
2 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些美麗的景觀?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讀課文,思考。
3 組織交流、評價 交流、評價
第二塊:自學課文,把握文章內(nèi)容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指導:對文章的賞析,可以從寫作手法、運用修辭、詞語運用、語言特點等方面進行,也可以有自己獨特的思考。 回顧,交流
2 組織活動;假如由你來當老師,你覺得要讓大家知道些什么? 獨立思考:結合參考書、指導的內(nèi)容,自己對文章進行分析,做讀書筆記。
3 組織小組對疑難問題交流討論 交流、討論,加深理解
第七課時:《美麗的西雙版納》(二)和口語交際
學習目標:把握本文通過對照手法表現(xiàn)豐富的思想感情的寫法。
培養(yǎng)質疑解疑的能力。
課前學習:搜集更多的資料了解西雙版納。
課堂學習:
第一塊:交流自學成果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組織學生交流上節(jié)課的自學成果 交流
2 引導點評, 點評,
第二塊:質疑解疑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對本課的內(nèi)容還有什么疑問? 質疑解疑
2 組織評價 學生自我評價,對同學進行評價。
第三塊:課堂小練筆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請你做一名導游,就你所了解的西雙版納設計一段詳細的導游解說詞。 結合課文和搜集到的資料構思寫作。
2 組織交流,點評,總結 交流,點評
第八課時:《藍藍的威尼斯》(一)
學習目標:了解威尼斯的風光和文化藝術。
欣賞生動形象、瑰麗絢爛的語言和貼切新鮮的比喻。
課前學習:查找資料了解威尼斯。
課堂學習:
第一塊 :情境導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談談你心目中的威尼斯。 介紹自己所了解的威尼斯,
展示圖片、故事傳說等。
2 導入 :作家馬信德筆下的威尼斯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隨著他一起去感受威尼斯的迷人魅力吧。 自由閱讀課文
第二塊;整體感知,解決疑難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思考:課文向我們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風光?你最喜歡哪些?為什么? 自由讀課文,思考
2 組織交流 交流
3 你對本文還有什么獨特的感悟和發(fā)現(xiàn)?
。ńY合探究練習三、四) 就課文疑惑提問,解答。
第三塊:賞析語言和精彩的比喻。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威尼斯是迷人的,而作家的語言更是充滿了獨特的魅力,將威尼斯的美麗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請大家再讀課文,賞析文章的優(yōu)美語句。 自由讀課文,思考,劃出優(yōu)美的語句,做批注。
2 組織交流、小結 交流
3 指導完成探究練習一 思考,練習,交流
第四塊:拓展延伸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任選校園一景為對象,運用比喻寫一段話。 思考,仿寫。
2 組織交流評價 交流,互相點評
第九、十、十一課時:寫作、修改文章
本單元課文是寫景散文,語言相當優(yōu)美,在課文學習之后,運用所學知識寫參觀游覽的文章,既是一次寫作訓練,更是對課文學習的一次復習和鞏固,還可以提煉他們的語言。仔細的觀察,合理的順序,生動的語言是寫好參觀游覽文章的基本要求。
課前準備:參觀游覽常州名勝:艤舟亭、紅梅公園、恐龍園等。
第九、第十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綜觀這一單元的文章,都是寫景散文,你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共同之處嗎? 思考。
2 寫參觀游覽的文章有哪些要求? 自讀《寫參觀游覽的文章》,歸納注意點
3 寫作訓練 寫作。
4 組織修改,著重修改標點符號。 自讀《修改作文》短文,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十一課時:作文評改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 組內(nèi)交流,互改
2 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
3 指導學生評分
第十二、十三課時:專題交流和語文活動(安排在平時的教學中)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A 組織學生收集關于柳宗元的資料并交流
B組織學生搜集關于阿里山的資料并在課堂上簡短交流。
C 查找資料了解威尼斯。
D 搜集更多的資料了解西雙版納。 A. 收集有關柳宗元的詩詞、文章、生平介紹,有關《小石潭記》的圖片資料等。
B 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搜集資料,了解阿里山的風土人情、秀麗風光?梢允菆D片,文字,還可以是歌曲。(分組活動)
D 搜集資料,可以是圖片,傳說,當?shù)仫L土人情等
2 收集本地風景名勝的楹聯(lián),并通過查找資料了解楹聯(lián)的背景和內(nèi)涵。 利用網(wǎng)絡、圖書館,查找資料
3 為開發(fā)小石潭的旅游資源,要在小石潭邊建造一座涼亭,請給亭子命名,并題寫一幅對聯(lián)。 獨立思考,創(chuàng)作對聯(lián)。
4 活動:假如你是導游,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帶領大家游覽我們美麗的校園。
要求:理清游覽線路,說出每個景點的特征。 思考,討論,交流,點評
5 請你做一名導游,就你所了解的西雙版納設計一段詳細的導游解說詞 結合課文和搜集到的資料構思寫作。
6 參觀游覽常州名勝:艤舟亭、紅梅公園、恐龍園等。 利用星期日參觀游覽常州名勝。
7 組織學生寫單元學習小結
提出要求。 結合本單元的學習,談談自己的收獲:分析得與失,對自我正確反思和分析。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2
勤業(yè)中學 王慶華
一、單元教學目標 :
1.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文言文,能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寫話。
2.欣賞散文優(yōu)美的語言,體味課文表達的真切感情。體會江山的美麗多嬌,培養(yǎng)愛我中華,熱愛世界的情感。
3.學會寫參觀游覽的文章。
4.學會如何向別人介紹當?shù)氐木拔铩?/p>
二、單元課時安排:共14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小石潭記》 2課時
《記承天寺夜游》 1課時
《阿里山紀行》 2課時
《美麗的西雙版納》 2課時
《藍藍的威尼斯》 1課時
寫作 3課時
口語交際 1課時
專題交流或語文活動 1課時
三、教學設計:
本單元的閱讀教學
本單元的專題是“江山多嬌”。有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蘇軾夜游的“承天寺”、祖國寶島臺灣的阿里山、南國邊陲的西雙版納、享譽世界的水城威尼斯。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可以領略那一山一林、一潭一溪秀麗景色,陶醉在優(yōu)美、雋永的語言里,感受作者的真切情感。
四、教學過程
第1課時 確定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
第一塊:了解單元大概內(nèi)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導入 :讓學生瀏覽目錄、課文(還可以延伸到發(fā)展性評價手冊)明確任務
2巡視、指導瀏覽目錄、課文
3布置討論:本單元的內(nèi)容結合你的興趣、愛好及你的理解確定一個專題內(nèi)容作為本單元的探究問題。討論、組建學習小組
第二塊:確定單元活動方案: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布置學生商定單元的活動主題及計劃討論、交流
第三塊:學習評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出示評價內(nèi)容:1、你有自己的專題嗎?2、本節(jié)課你發(fā)言了嗎?(組內(nèi)或班上)3、你能說出哪些課文題目,作者,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4、你有自己的學習伙伴和小組嗎?自我反饋
2小結:自我小結
第2課時 《小石潭記》(一)
學習目標:能借助工具書讀懂課文,掌握一些實詞的意思,能熟練朗讀課文。
課前學習:自讀課文,查找有關資料了解柳宗元。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布置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文章。自由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
2組織學生單個讀、分組讀、集體讀。
3評價交流相互評價
第二塊:疏通文章內(nèi)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布置要求:掌握重點實詞的意義,讀懂課文。再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讀懂課文,劃出工具書無法解決的難理解的字詞,準備交流。
2組織交流。交流學習成果,共同討論解決疑難詞句。
3組織評價自我評價
課后學習:背誦課文,查找有關資料了解《永州八記》。
第3課時 《小石潭記》(二)
學習目標:能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課前學習:查找有關永州小石潭的資料。
課堂學習:
第一塊:檢查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 組織背誦。 背誦課文
第二塊: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導入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小石潭要開發(fā)旅游資源,在潭邊要修建一座亭子,請你給亭子命名,并撰寫一幅對聯(lián)。自我思考小組交流、討論
2組織交流班級交流
3組織評價自我評價、相互評價,選出最好的名稱和對聯(lián)。
課后學習:
1.收集本地風景名勝的楹聯(lián)。
第4課時 《記承天寺夜游》
學習目標:
1、能借助工具書讀懂課文,掌握一些實詞的意思,能基本背誦課文。
2、體會作者特殊的心境。
課前學習:
自讀課文,了解蘇軾。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布置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文章。自由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
2組織學生單個讀、分組讀、集體讀。
3評價交流相互評價
第二塊:疏通文章內(nèi)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布置要求:掌握重點實詞的意義,讀懂課文。再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讀懂課文,劃出工具書無法解決的難理解的字詞,準備交流。
2組織交流。交流學習成果,共同討論解決疑難詞句。
3組織評價自我評價
第三塊:走進蘇軾的內(nèi)心世界。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引導學生欣賞作者筆下如詩似畫的月色。抓住結尾“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與蘇軾談心,探索他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課后學習:
背誦課文。
第5課時 《阿里山紀行》(一)
學習目標:熟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課文的移步換景手法。
課前學習:查找資料了解阿里山。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讓學生自讀課文, 布置任務:課文描寫了阿里山哪些景物,分別用四字短語概括。閱讀、思考
2組織交流。交流、總結
第二塊:了解寫作方法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布置任務 :在文中劃出作者游覽的線路,說說每個景點的特征。思考、交流
2組織交流、評價交流
3讀了課文,你對阿里山、阿里山的神木一帶的風光有了哪些認識和感受?你是怎樣理解置身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結合內(nèi)容思考“探究·練習一”
4組織交流、評價交流
第三塊:語文活動:欣賞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放歌曲錄音談感受
課后學習:選做發(fā)展性評價手冊。
第6課時 《阿里山紀行》(二)
教學目標 :
1、反復朗讀,體會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
2、比較閱讀,感受不同的寫作風格,
課前學習:選擇閱讀一些寫景的文章。
課堂學習:
第一塊:品味語言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導入 ,布置學習任務結合內(nèi)容,思考“探究·練習2”
2組織交流交流
3布置任務,“探究·練習3”摘抄句子,自我賞析。
第二塊:比較閱讀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閱讀《語文讀本》第四單元《天池》、《鏡泊湖》,與課文比較在寫山中水潭有什么異同?學生閱讀文章,思考。
2組織、總結交流、評價
3作者在游覽時的心情有何異同,結合課文內(nèi)容談一談。再讀課文,思考。
4組織、總結交流、評價
第三塊:評價、質疑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組織交流、組織解疑。學生自我評價、并就課文疑惑提問。
課后學習:1、查閱資料了解中國臺灣風光。
第7課時 《美麗的西雙版納》(一)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1、熟讀課文了解西雙版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2、學習抓住景物特征寫景的方法。
課前學習:自讀課文。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導入 ,組織學生默讀。布置任務:課文寫了哪些美麗的景觀讀課文,思考
2組織交流交流
第二塊:學會分析景物特征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課件展示五個片段的圖片和視頻,布置學習任務。欣賞五幅圖畫,分別用一、兩個概括每幅圖畫的特征。
2組織交流交流
3范例分析;布置學生自主學習。深入學習,以一個片段為例子分析作者如何抓住特征描繪美麗的景色的。
4組織交流、評價、總結交流、評價
課后學習:1、查找西雙版納的有關資料。
第8、9課時 《美麗的西雙版納》(二)和口語交際
學習目標:1、利用網(wǎng)絡更多的了解西雙版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2、選擇西雙版納的一個景觀設計導游詞,向同學介紹。
課前學習:搜尋有關西雙版納的網(wǎng)站,并記錄下來。
課堂學習:
第一塊:搜集資料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組織學生上網(wǎng),明確學習任務:1.更多的了解西雙版納的景觀;2.選擇一個景觀集中搜集資料。上網(wǎng)搜集資料
第二塊:整理資料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明確任務:建立新文件夾,將資料分類整理。篩選資料,分析資料,整理資料
第三塊:設計導游詞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引導學生自學《口語交際》知識短文。自學《口語交際·假如我是導游》
2明確任務:選擇一個景觀設計一段吸引游客的導游詞寫導游詞
3提示學生修改或配合制作相應的演示文稿或視頻。修改潤色
第四塊:口語交際·假如我是導游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組織交流介紹西雙版納的景觀
2評價、總結評價
課后學習:1、查找我市旅游景點的有關資料,設計導游詞。
第10課時 《藍藍的威尼斯》
學習目標:1、熟讀課文了解威尼斯的風光和文化藝術。
2、學習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描寫景物。
課前學習:查找資料了解威尼斯。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導入 ,組織學生默讀。布置任務:課文為什么以“藍藍的威尼斯”為題?讀課文,思考
2組織交流交流
第二塊:學習比喻的修辭方法。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課文描寫了威尼斯哪些自然景物和人文藝術?自讀課文、思考
2組織交流交流
3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補充介紹威尼斯的有關景物和藝術。
4明確學習任務思考“探究·練習2”,自主學習
5組織交流交流
6組織交流、評價、總結模仿課文寫一段景物描寫,相互交流
課后學習:1、摘抄寫景的優(yōu)美語段。
第11、12、13課時 寫作、修改
本單元的寫作訓練
學以致用。本單元課文是寫景散文,在課文學習之后,運用所學知識學寫參觀游覽的文章,對學生來說既是一次寫作練習 ,更是對課文學習的一次復習與鞏固。仔細的觀察、合理的順序、形象的語言是寫好參觀游覽文章的基本要求。
第11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布置學習任務,明確本次寫作訓練的基本要求自讀《寫參觀游覽的文章》短文,思考
2組織交流交流
3組織評價口頭完成“命題二”
課后學習:參觀家鄉(xiāng)的一處景觀,仔細觀察,做必要的記錄。
第12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明確寫作訓練的要求寫作。自由命題,寫家鄉(xiāng)的景觀
2組織修改,著重修改標點符號。自讀《修改作文》短文,修改自己的作文。
課后學習:進一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13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組內(nèi)交流,互改
2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
3教師聽取各組意見指導學生評分
課后學習: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讀給父母或親人聽。
第14課時
綜合一單元的內(nèi)容和涉及的人物,進行學習總結,分析自己在學習中的得與失,對自我正確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多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删鸵韵聨讉方面讓學生總結:
總結方面獲得收益存在問題
(1)課堂發(fā)言的情況。
。2)完成作業(yè) 的情況。
(3)參與活動的情況。
。4)學習興趣的增強。
。5)學習能力的提高。
(6)情感態(tài)度的升華。
。7)對老師建議、評價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3
新北區(qū)實驗中學 郭惠芬、王唯亞
一、單元教學目標 :
1、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文言文,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
2、欣賞散文優(yōu)美、雋永的語言,感受江山的美麗多嬌,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培養(yǎng)愛我中華,熱愛世界的情感。
3、了解課文移步換景、融情于景的方法,學會寫參觀游覽的文章。
4、學會如何向游人介紹當?shù)氐木拔铩?/p>
二、單元課時安排:共14課時
《小石潭記》2課時 《記承天寺夜游》1課時
《阿里山紀行》2課時 《美麗的西雙版納》2課時
《藍藍的威尼斯》1課時 寫作3課時
口語交際1課時 專題交流或語文活動2課時
三、教學設想:
本單元都是些美文,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在誦讀中品味語言,體驗情感,發(fā)展語感,加深對寫景抒情類文章的體會和理解,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
四、教學過程 :
第1課時《小石潭記》(一)
學習目標: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文言文,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的意思,能熟練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自讀課文,利用工具書初步讀順、了解課文
收集有關柳宗元的詩詞、文章、生平介紹,有關《小石潭記》的圖片資料等。
課堂學習:
第一塊:交流對柳宗元的了解: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請同學們欣賞一段視頻材料。欣賞并說出其中主要人物柳宗元。
2請同學們回憶以前學過的柳宗元的文章學生思考回答。
3請同學們根據(jù)課前準備,比一比誰對柳宗元的了解最多。學生發(fā)言,交流圖片資料。
第二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布置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文章。先自由朗讀課文,然后集體朗讀,再由個人朗讀。
2布置要求:掌握重點實詞的意義,讀懂課文。再讀課文,嘗試用自己的話翻譯,劃出工具書無法解決的疑難字詞,準備交流。
3組織交流交流學習成果,共同討論解決疑難詞句。
4啟發(fā)學生歸納文章主要描繪了哪些景物。朗讀課文。歸納、交流。
5課文是按游覽順序來寫的,引導學生說說本文的寫作思路。思考交流。
課后作業(yè) :背誦并默寫課文。
第2課時《小石潭記》(二)
學習目標: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并能說出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
課前準備:收集本地風景名勝的楹聯(lián),并通過查找資料了解楹聯(lián)的背景和內(nèi)涵。
課堂學習:
第一塊:引導聯(lián)想,體會并能說出作者的情感。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在黑板上寫一首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比缓筇釂栕髡呤钦l集體回答。
2聯(lián)系到作者坎坷的一生,以及被貶永州之后孤寂悲涼的心境,再提問,讀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感覺?作者的心境如何?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情感? 思考交流。
3找出文中反映作者同樣心境的語句。讀課文,尋找,交流。
4質疑: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小組討論后交流。
第二塊:品位探究文章語言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引導學生自讀課文采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讀課文。
2請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談一談喜歡的理由。各抒己見。
3引導學生歸納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的。思考歸納。
4引導體會寓情于景,以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自由的有感情的朗讀。
5組織有感情地朗讀。個別朗讀;ピu。
第三塊:拓寬延伸: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創(chuàng)設活動情景:為開發(fā)小石潭的旅游資源,要在小石潭邊建造一座涼亭,請給亭子命名,并題寫一幅對聯(lián)。(導入 )明確要求。
2利用課前收集的本地風景名勝的楹聯(lián)作寫對聯(lián)的指導。交流,點評。
3為開發(fā)小石潭的旅游資源,要在小石潭邊建造一座涼亭,請給亭子命名,并題寫一幅對聯(lián)。獨立思考。
小組討論。
4組織全班交流,評選最佳楹聯(lián)。交流,評選。
第三課時:《記承天寺夜游》
學習目標: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文言文,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的意思,能熟練地朗讀課文。
體會作者特殊的心境。
課前準備:收集蘇軾的資料,了解寫作背景。
自讀課文,利用工具書初步讀順、了解課文內(nèi)容。
收集一些古人寫月的詩句。
課堂學習:
第一塊:音樂導入 ,引導“詠月”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展示多媒體課件,播放音樂。啟發(fā)聯(lián)想:月亮,以其皎潔的光輝,娟秀的姿影,曾激起多少詩人的靈感和詞人的遐想啊,請同學們打開記憶的大門,走入月光下,一起來吟詠“寫月”的詩句。學生吟詠課前準備好的詩詞。
2總結:一縷月光能抒發(fā)人的情懷,或壯烈或纏綿。當人有心事時,把心托給明月,何嘗不是人生一種情趣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品味宋代大學問家的美文《記承天寺夜游》進入新課學習。
第二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布置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文章。先自由朗讀課文,然后集體朗讀,再由個人朗讀。
2布置要求:掌握重點實詞的意義,讀懂課文。再讀課文,嘗試用自己的話翻譯,劃出工具書無法解決的疑難字詞,準備交流。
3組織交流交流學習成果,共同討論解決疑難詞句。
4提問:作者寫此文時心情怎樣?從哪些詩句中可以看出。獨立思考,交流。
5組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體驗作者的心情。
第三塊:品味賞析,深入理解。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閑中生愁,對愁又能以超然的態(tài)度對待,這就是蘇東坡,人生仕途不順,難免心中不快,但卻表現(xiàn)得非常理性,透露出他胸襟的曠達與磊落,問:文中哪一句描寫最能體現(xiàn)這一心境?獨立思考,回答:“庭下••••••交橫,蓋竹柏影也!
2引導聯(lián)想:這短短三句話,是寫月光的高度傳神之筆,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用散文的筆調描繪出這月下美景。學生書面描繪,交流,評點。
3品味賞析:說說這月下之景有何特點,給人以什么感受,是如何傳神地表現(xiàn)作者當時的心境的。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4組織有感情地朗讀投入地朗讀
課后學習:熟練背誦課文。
本文篇幅很短,卻表達了作者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透露出他在被貶期間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在被貶期間,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之中,寫出了大量優(yōu)秀的作品,請同學們課后查一下,看看這期間作者還寫了哪些優(yōu)美詩句,把你喜歡的詩句整理下來。
第四課時:《阿里山紀行》(一)
學習目標: 反復讀全文,感受“阿里山的風光美如畫”
品味文章富于音樂美和情韻美的語言。
課前學習: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搜集資料,了解阿里山的風土人情、秀麗風光?梢允菆D片,文字,還可以是歌曲。(分組活動)
課堂學習:
第一塊:交流關于阿里山的資料,導入 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欣賞歌曲《高山青》,請學生向大家介紹你所了解的阿里山。每組派代表發(fā)言。結合搜集到的資料進行解說。如實物投影展示圖片等。時間:每人2—3分鐘。
2導入 :阿里山的風光真是迷人,聽了兩位同學的介紹,我們還是意猶未盡,那就讓我們跟著吳功正再去游覽一番吧。
第二塊:品味語言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你覺得寫得好的地方可以反復朗讀,體會它好在哪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劃出寫的好的地方并做批注。獨立思考。
2指導:從多個角度去賞析從各個角度進行賞析。
如詞語用的精當、修辭、節(jié)奏感等
3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討論。
4布置任務:課后將好的詞語或句子摘抄在讀書筆記本上
第三塊:欣賞歌曲,朗讀優(yōu)美語段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播放歌曲《高山青》欣賞,哼唱
2組織朗讀優(yōu)美語段個別朗讀,互評
第五課時:《阿里山紀行》(二)
學習目標:理清文章內(nèi)容,學習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課前學習:自學本單元的口語交際內(nèi)容。
課堂學習:
第一塊:組織“我做導游”活動,學習移步換景的寫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阿里山的風光秀美如畫,你能讀出課文中描繪了哪些風景圖嗎?自讀課文,同桌或者前后桌討論完成。
2組織“我做導游”活動,帶領大家領略阿里山的秀麗風光。
要求:理清游覽線路,說出每個景點的特征,可以適當運用文中的語句,但不能照搬。獨立思考:再讀課文,劃出表示作者行蹤的詞語,理清游覽線路。抓住關鍵詞句概括景點特征。
3組織小組討論組內(nèi)共同探討
4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5引導學生歸納移步換景的寫作特點歸納、小結
第二塊:拓展延伸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帶領大家游覽我們美麗的校園。
要求:理清游覽線路,說出每個景點的特征。 獨立思考
同桌共同探討
2組織交流,評選最佳導游。交流,評選
第三塊:學生小結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 組織學生對本課的學習情況作小結小結。談感受、收獲。
第六課時:《美麗的西雙版納》(一)
學習目標:了解西雙版納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培養(yǎng)自學的能力。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利用多媒體展示西雙版納的圖片,導語 :西雙版納是美麗而神秘的地方,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它的獨特韻味。欣賞西雙版納優(yōu)美的風景。
2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些美麗的景觀?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讀課文,思考。
3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第二塊:自學課文,把握文章內(nèi)容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指導:對文章的賞析,可以從寫作手法、運用修辭、詞語運用、語言特點等方面進行,也可以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回顧,交流
2組織活動;假如由你來當老師,你覺得要讓大家知道些什么?獨立思考:結合參考書、指導的內(nèi)容,自己對文章進行分析,做讀書筆記。
3組織小組對疑難問題交流討論交流、討論,加深理解
第七課時:《美麗的西雙版納》(二)和口語交際
學習目標:把握本文通過對照手法表現(xiàn)豐富的思想感情的寫法。
培養(yǎng)質疑解疑的能力。
課前學習:搜集更多的資料了解西雙版納。
課堂學習:
第一塊:交流自學成果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組織學生交流上節(jié)課的自學成果交流
2引導點評,點評,
第二塊:質疑解疑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對本課的內(nèi)容還有什么疑問?質疑解疑
2組織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對同學進行評價。
第三塊:課堂小練筆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請你做一名導游,就你所了解的西雙版納設計一段詳細的導游解說詞。結合課文和搜集到的資料構思寫作。
2組織交流,點評,總結交流,點評
第八課時:《藍藍的威尼斯》(一)
學習目標:了解威尼斯的風光和文化藝術。
欣賞生動形象、瑰麗絢爛的語言和貼切新鮮的比喻。
課前學習:查找資料了解威尼斯。
課堂學習:
第一塊 :情境導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談談你心目中的威尼斯。介紹自己所了解的威尼斯,
展示圖片、故事傳說等。
2導入 :作家馬信德筆下的威尼斯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隨著他一起去感受威尼斯的迷人魅力吧。自由閱讀課文
第二塊;整體感知,解決疑難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思考:課文向我們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風光?你最喜歡哪些?為什么?自由讀課文,思考
2組織交流交流
3你對本文還有什么獨特的感悟和發(fā)現(xiàn)?
(結合探究練習三、四)就課文疑惑提問,解答。
第三塊:賞析語言和精彩的比喻。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威尼斯是迷人的,而作家的語言更是充滿了獨特的魅力,將威尼斯的美麗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請大家再讀課文,賞析文章的優(yōu)美語句。自由讀課文,思考,劃出優(yōu)美的語句,做批注。
2組織交流、小結交流
3指導完成探究練習一思考,練習,交流
第四塊:拓展延伸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任選校園一景為對象,運用比喻寫一段話。思考,仿寫。
2組織交流評價交流,互相點評
第九、十、十一課時:寫作、修改文章
本單元課文是寫景散文,語言相當優(yōu)美,在課文學習之后,運用所學知識寫參觀游覽的文章,既是一次寫作訓練,更是對課文學習的一次復習和鞏固,還可以提煉他們的語言。仔細的觀察,合理的順序,生動的語言是寫好參觀游覽文章的基本要求。
課前準備:參觀游覽常州名勝:艤舟亭、紅梅公園、恐龍園等。
第九、第十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綜觀這一單元的文章,都是寫景散文,你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共同之處嗎?思考。
2寫參觀游覽的文章有哪些要求?自讀《寫參觀游覽的文章》,歸納注意點
3寫作訓練寫作。
4組織修改,著重修改標點符號。自讀《修改作文》短文,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十一課時:作文評改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組內(nèi)交流,互改
2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
3指導學生評分
第十二、十三課時:專題交流和語文活動(安排在平時的教學中)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A 組織學生收集關于柳宗元的資料并交流
B組織學生搜集關于阿里山的資料并在課堂上簡短交流。
C 查找資料了解威尼斯。
D 搜集更多的資料了解西雙版納。A.收集有關柳宗元的詩詞、文章、生平介紹,有關《小石潭記》的圖片資料等。
B 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搜集資料,了解阿里山的風土人情、秀麗風光。可以是圖片,文字,還可以是歌曲。(分組活動)
D 搜集資料,可以是圖片,傳說,當?shù)仫L土人情等
2收集本地風景名勝的楹聯(lián),并通過查找資料了解楹聯(lián)的背景和內(nèi)涵。利用網(wǎng)絡、圖書館,查找資料
3為開發(fā)小石潭的旅游資源,要在小石潭邊建造一座涼亭,請給亭子命名,并題寫一幅對聯(lián)。獨立思考,創(chuàng)作對聯(lián)。
4活動:假如你是導游,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帶領大家游覽我們美麗的校園。
要求:理清游覽線路,說出每個景點的特征。思考,討論,交流,點評
5請你做一名導游,就你所了解的西雙版納設計一段詳細的導游解說詞結合課文和搜集到的資料構思寫作。
6參觀游覽常州名勝:艤舟亭、紅梅公園、恐龍園等。利用星期日參觀游覽常州名勝。
7組織學生寫單元學習小結
提出要求。結合本單元的學習,談談自己的收獲:分析得與失,對自我正確反思和分析。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4
勤業(yè)中學 王慶華
一、單元教學目標 :
1. 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文言文,能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寫話。
2. 欣賞散文優(yōu)美的語言,體味課文表達的真切感情。體會江山的美麗多嬌,培養(yǎng)愛我中華,熱愛世界的情感。
3. 學會寫參觀游覽的文章。
4. 學會如何向別人介紹當?shù)氐木拔铩?/p>
二、單元課時安排:共14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小石潭記》 2課時
《記承天寺夜游》 1課時
《阿里山紀行》 2課時
《美麗的西雙版納》 2課時
《藍藍的威尼斯》 1課時
寫作 3課時
口語交際 1課時
專題交流或語文活動 1課時
三、教學設計:
本單元的閱讀教學
本單元的專題是“江山多嬌”。有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蘇軾夜游的“承天寺”、祖國寶島臺灣的阿里山、南國邊陲的西雙版納、享譽世界的水城威尼斯。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可以領略那一山一林、一潭一溪秀麗景色,陶醉在優(yōu)美、雋永的語言里,感受作者的真切情感。
四、教學過程
第1課時 確定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
第一塊:了解單元大概內(nèi)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導入 :讓學生瀏覽目錄、課文(還可以延伸到發(fā)展性評價手冊) 明確任務
2 巡視、指導 瀏覽目錄、課文
3 布置討論:本單元的內(nèi)容結合你的興趣、愛好及你的理解確定一個專題內(nèi)容作為本單元的探究問題。 討論、組建學習小組
第二塊:確定單元活動方案: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布置學生商定單元的活動主題及計劃 討論、交流
第三塊:學習評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出示評價內(nèi)容:1、你有自己的專題嗎?2、本節(jié)課你發(fā)言了嗎?(組內(nèi)或班上)3、你能說出哪些課文題目,作者,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4、你有自己的學習伙伴和小組嗎? 自我反饋
2 小結: 自我小結
第2課時 《小石潭記》(一)
學習目標:能借助工具書讀懂課文,掌握一些實詞的意思,能熟練朗讀課文。
課前學習:自讀課文,查找有關資料了解柳宗元。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布置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文章。 自由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
2 組織學生單個讀、分組讀、集體讀。
3 評價交流 相互評價
第二塊:疏通文章內(nèi)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布置要求:掌握重點實詞的意義,讀懂課文。 再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讀懂課文,劃出工具書無法解決的難理解的字詞,準備交流。
2 組織交流。 交流學習成果,共同討論解決疑難詞句。
3 組織評價 自我評價
課后學習:背誦課文,查找有關資料了解《永州八記》。
第3課時 《小石潭記》(二)
學習目標:能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課前學習:查找有關永州小石潭的資料。
課堂學習:
第一塊:檢查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組織背誦。 背誦課文
第二塊: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導入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小石潭要開發(fā)旅游資源,在潭邊要修建一座亭子,請你給亭子命名,并撰寫一幅對聯(lián)。 自我思考小組交流、討論
2 組織交流 班級交流
3 組織評價 自我評價、相互評價,選出最好的名稱和對聯(lián)。
課后學習:
1.收集本地風景名勝的楹聯(lián)。
第4課時 《記承天寺夜游》
學習目標:
1、 能借助工具書讀懂課文,掌握一些實詞的意思,能基本背誦課文。
2、 體會作者特殊的心境。
課前學習:
自讀課文,了解蘇軾。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布置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文章。 自由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
2 組織學生單個讀、分組讀、集體讀。
3 評價交流 相互評價
第二塊:疏通文章內(nèi)容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布置要求:掌握重點實詞的意義,讀懂課文。 再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讀懂課文,劃出工具書無法解決的難理解的字詞,準備交流。
2 組織交流。 交流學習成果,共同討論解決疑難詞句。
3 組織評價 自我評價
第三塊:走進蘇軾的內(nèi)心世界。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引導學生欣賞作者筆下如詩似畫的月色。 抓住結尾“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與蘇軾談心,探索他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課后學習:
背誦課文。
第5課時 《阿里山紀行》(一)
學習目標:熟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課文的移步換景手法。
課前學習:查找資料了解阿里山。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讓學生自讀課文, 布置任務:課文描寫了阿里山哪些景物,分別用四字短語概括。 閱讀、思考
2 組織交流。 交流、總結
第二塊:了解寫作方法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布置任務 :在文中劃出作者游覽的線路,說說每個景點的特征。 思考、交流
2 組織交流、評價 交流
3 讀了課文,你對阿里山、阿里山的神木一帶的風光有了哪些認識和感受?你是怎樣理解置身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結合內(nèi)容思考“探究·練習一”
4 組織交流、評價 交流
第三塊:語文活動:欣賞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放歌曲錄音 談感受
課后學習:選做發(fā)展性評價手冊。
第6課時 《阿里山紀行》(二)
教學目標 :
1、 反復朗讀,體會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
2、 比較閱讀,感受不同的寫作風格,
課前學習:選擇閱讀一些寫景的文章。
課堂學習:
第一塊:品味語言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導入 ,布置學習任務 結合內(nèi)容,思考“探究·練習2”
2 組織交流 交流
3 布置任務,“探究·練習3” 摘抄句子,自我賞析。
第二塊:比較閱讀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閱讀《語文讀本》第四單元《天池》、《鏡泊湖》,與課文比較在寫山中水潭有什么異同? 學生閱讀文章,思考。
2 組織、總結 交流、評價
3 作者在游覽時的心情有何異同,結合課文內(nèi)容談一談。 再讀課文,思考。
4 組織、總結 交流、評價
第三塊:評價、質疑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組織交流、組織解疑。 學生自我評價、并就課文疑惑提問。
課后學習:1、查閱資料了解中國臺灣風光。
第7課時 《美麗的西雙版納》(一)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1、熟讀課文了解西雙版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2、學習抓住景物特征寫景的方法。
課前學習:自讀課文。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導入 ,組織學生默讀。布置任務:課文寫了哪些美麗的景觀 讀課文,思考
2 組織交流 交流
第二塊:學會分析景物特征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課件展示五個片段的圖片和視頻,布置學習任務。 欣賞五幅圖畫,分別用一、兩個概括每幅圖畫的特征。
2 組織交流 交流
3 范例分析;布置學生自主學習。 深入學習,以一個片段為例子分析作者如何抓住特征描繪美麗的景色的。
4 組織交流、評價、總結 交流、評價
課后學習:1、查找西雙版納的有關資料。
第8、9課時 《美麗的西雙版納》(二)和口語交際
學習目標:1、利用網(wǎng)絡更多的了解西雙版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2、選擇西雙版納的一個景觀設計導游詞,向同學介紹。
課前學習:搜尋有關西雙版納的網(wǎng)站,并記錄下來。
課堂學習:
第一塊:搜集資料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組織學生上網(wǎng),明確學習任務:1.更多的了解西雙版納的景觀;2.選擇一個景觀集中搜集資料。 上網(wǎng)搜集資料
第二塊:整理資料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明確任務:建立新文件夾,將資料分類整理。 篩選資料,分析資料,整理資料
第三塊:設計導游詞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引導學生自學《口語交際》知識短文。 自學《口語交際·假如我是導游》
2 明確任務:選擇一個景觀設計一段吸引游客的導游詞 寫導游詞
3 提示學生修改或配合制作相應的演示文稿或視頻。 修改潤色
第四塊:口語交際·假如我是導游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組織交流 介紹西雙版納的景觀
2 評價、總結 評價
課后學習:1、查找我市旅游景點的有關資料,設計導游詞。
第10課時 《藍藍的威尼斯》
學習目標:1、熟讀課文了解威尼斯的風光和文化藝術。
2、學習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描寫景物。
課前學習:查找資料了解威尼斯。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導入 ,組織學生默讀。布置任務:課文為什么以“藍藍的威尼斯”為題? 讀課文,思考
2 組織交流 交流
第二塊:學習比喻的修辭方法。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課文描寫了威尼斯哪些自然景物和人文藝術? 自讀課文、思考
2 組織交流 交流
3 組織學生相互交流 補充介紹威尼斯的有關景物和藝術。
4 明確學習任務 思考“探究·練習2”,自主學習
5 組織交流 交流
6 組織交流、評價、總結 模仿課文寫一段景物描寫,相互交流
課后學習:1、摘抄寫景的優(yōu)美語段。
第11、12、13課時 寫作、修改
本單元的寫作訓練
學以致用。本單元課文是寫景散文,在課文學習之后,運用所學知識學寫參觀游覽的文章,對學生來說既是一次寫作練習 ,更是對課文學習的一次復習與鞏固。仔細的觀察、合理的順序、形象的語言是寫好參觀游覽文章的基本要求。
第11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布置學習任務,明確本次寫作訓練的基本要求 自讀《寫參觀游覽的文章》短文,思考
2 組織交流 交流
3 組織評價 口頭完成“命題二”
課后學習:參觀家鄉(xiāng)的一處景觀,仔細觀察,做必要的記錄。
第12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明確寫作訓練的要求 寫作。自由命題,寫家鄉(xiāng)的景觀
2 組織修改,著重修改標點符號。 自讀《修改作文》短文,修改自己的作文。
課后學習:進一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13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反思
1 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 組內(nèi)交流,互改
2 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
3 教師聽取各組意見指導學生評分
課后學習: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讀給父母或親人聽。
第14課時
綜合一單元的內(nèi)容和涉及的人物,進行學習總結,分析自己在學習中的得與失,對自我正確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多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可就以下幾個方面讓學生總結:
總結方面 獲得收益 存在問題
。1)課堂發(fā)言的情況。
(2)完成作業(yè) 的情況。
(3)參與活動的情況。
。4)學習興趣的增強。
(5)學習能力的提高。
。6)情感態(tài)度的升華。
。7)對老師建議、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