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公民》教案
◆課堂板書設計
一、我們都是公民
一)公民身份的確認
1、公民的定義
2、公民與國籍
3、我國法律對國籍的有關規定
二)公民身份的內涵
1、公民身份表示著個人與國家的法律關系
2、公民具有國家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權利義務
3、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權利
◆作業
(1)什么是公民?什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公民身份的基本內涵是什么?
《我們都是公民》教案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社會管理秩序的含義;《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關于維護社會管理秩序的有關規定。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教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運用以案說法,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通過案例分析和條例有關規定的講解,培養...
教學過程:整堂課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材料以教學內容為線索,相關內容組分別進行成果交流,由于每個組收集的材料不一定全面涉及全部教學內容,所以這個過程是一個共同分享成果的過程。...
一、設計意圖1.整個設計依據學生實際在上課前,我對學生對本節教學內容和目標的認知程度進行了調查。調查的結果表明,農村初中學生有相當比例對于誠信在塑造道德人格方面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偶爾撒謊或在小問題上撒謊的行為不以為然,沒...
題 第三單元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第六課我們的中華文化 教 學 目 標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 :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主要見證是文字和史學典籍 (2)文字的作用、意義(3)史學典籍 (4)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5)文學藝術對...
[教學目標]一、認知目標 :1.識記:(1)未成年人的含義.(2)我國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則. (3)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含義.2.理解:(1)從用法律約束青少年的行為、優化青少年成長的環境、協調社會對青少年教育保護職責三...
課題 1.1自尊自信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自尊的涵義,認識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 明白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懂得做人必須有羞恥心,能夠識別什么是卑下無恥的行為,學會節制自己,拒絕卑下,維護自尊。...
課 題第七課 第二節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課 時本學期第___課時日 期本單元第 _課時課 型新授復備人審核人感知目標學 習目 標情感、態度、價值觀尊重法律,尊重權利,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理解老師——陽光下最燦爛的職業》通課時3【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與老師交往的基本原則。能力目標:能正確評價老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能遵循師生交往的基本原則與老師交往。...
第 6課 平等對待你我他教案第2框 平等待人【前置檢測】(相信自己我能行)周恩來身為國家總理,處處平等待人:他要找秘書、警衛員、保密員、理發師辦事從來都用“請”字;服務員給他倒茶,他常常站起來用雙手接,并微笑著點頭表示謝意;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