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老師 教案
《理解老師——陽光下最燦爛的職業》
通課時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與老師交往的基本原則。
能力目標:能正確評價老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能遵循師生交往的基本原則與老師交往。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愿意與老師交往,主動增進與老師的感情,尊敬老師,理解老師,體諒老師。
【教學重點】:在生活中學會尊重老師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資料展示教師楷模——徐本禹的事跡。
學生交流討論:
1、徐本禹老師的哪些事跡最讓我們感動?
2、如果你是徐本禹,面對著上研究生的機會和山里孩子渴望學習的眼神,你會怎樣做,是繼續學習還是留下來繼續當支教?
3、我為什么一個好朋友也沒有
提出問題:
1、這幾位同學遇到了什么問題?
2、他們本來的愿望是什么?這些愿望實現了嗎?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引出話題“為什么要尊敬老師?”。
二 為什么要尊敬老師
學生閱讀課文第16頁,交流討論:
1 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2 教書、育人是一件事嗎?如果不是又如何?
3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教師人物你了解多少?
4 你所經歷的老師中有讓你感動不已、久不忘懷的嗎?
通過學生的廣泛交流、發言,分享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感恩之情。
5 材料分析:課件展示兩段材料,學生分別談感受。
材料一、某校領導要聽一位語文老師的課,這位語文老師選擇上一堂作文課.可是當上課鈴響后,學生和聽課老師都坐在教室里等他時,他卻遲到了10分鐘,所有學生都為他著急,他卻不急不躁的走上講臺,在黑板上寫下了作文題目:“當老師遲到時”,讓所有的學生寫一篇描述這種情景下的心理活動.在這堂課上他沒有滔滔不絕的講解,沒有讓學生硬生生的憑空想象,而是以自己為題材再造了這種情景.從而使學生親身經歷,讓學生有東西寫,不再懼怕作文.因此,他的這堂課獲得了成功!
請回答:從中體現了老師什么作用?
學生分組討論,四人一組。每組選一名代表,與全班同學共同交流。
通過學生的討論,讓學生明白老師是知識的傳播者。
材料二:湖北宜昌市有一名教師鄭琦老師.他從教40多個年頭里幫助了很多學生.其中,有一名學生在中考時落榜了,心灰意冷.鄭琦老師卻鼓勵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考不上高中不代表當不了狀元”.這名學生就在鄭老師的這番鼓勵話中,走上了成功之路.當這名學生帶著自己的累累碩果感謝鄭老師時,鄭老師又說:“如果你真的要感謝我,就把你的技術毫無保留的傳授給鄉親們,帶領他們富起來.”
請回答:這又體現了老師的什么作用?
學生分組交流,并總結出教師的另一職業特點:老師是我們成長的引路人
教師總結教師的職業特點:老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人類文明的傳遞者,是成長的引路人,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這一職業是崇高的。教師對人類文明所做的貢獻值得我們尊敬。
6 材料“程門立雪”的故事。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對我們有何啟示?(學生討論交流)
7毛澤東尊師的故事,毛主席的賀詞說明了什么
教師小結:對,一日為師終生為師,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1985年我國把每年的9月10號定為“教師節”,充分體現了國家和人民對教師的崇敬。
教師小結:尊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