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與合作》教案
(活動3)王選談“團隊精神”思考:材料中,材料中描述了兩名學生畢業后在工作道路上的不同結局。你能談談個中原因嗎?王選院士最敬重鄧稼先先生的什么品質?(活動4)閱讀材料——“一場不該輸的比賽”我們要樹立競爭意識,但競爭僅僅是雙方的一決高下嗎? 材料:第16屆世界杯足球賽決賽在東道主法國隊和上界冠軍巴西隊之間展開。按球王貝利的說法“法國隊著名的球星只有齊達內一個,而巴西隊人人都稱得上是球星。”然而,比賽結果卻大大出乎賽前預料,巴西隊以0:3的懸殊比分慘敗給法國隊。原因何在?原來法國隊非常重視整體的攻防配合,而巴西隊只憑借球星個人的技術作戰。結果,巴西球星單槍匹馬輪番沖擊,在法國隊的整體攻防前毫無優勢可言。賽后,貝利坦然說:“0:3的比分讓巴西隊輸得心服口服。”思考:為什么巴西隊會輸得心服口服?(活動目的:從學生喜愛的足球賽談起,挖掘課程資源,引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揭示主題在競爭中還要學會合作。)分析:“一朵鮮花開不出美麗的春天。”孤單的競爭是無力的,競爭呼喚合作。合作,是指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或共同完成某項任務。聯合國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將“學會合作”作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來指導人才的培養問題,可見合作的重要性。(第二課時)(二)討論交流 形成概念1.競爭是前進的動力(1)競爭是個人前進的動力。(2)競爭是集體前進動力(3)良好的競爭機制,可以加速國家和社會團體各項事業的發展,加快進步。2.面對競爭的壓力(1)競爭的壓力給我們的作用:請學生探討競爭帶給我們的作用:(1)積極作用(2)消極作用顯示材料:教參p211“最近一則材料顯示”(2)面對競爭的壓力我們應該怎樣做?請學生探討我們應該怎樣做:a、鍛煉自己的心理品質; b、采取正當的方式,堅守自己的人格(3)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怎樣面對競爭呢?請學生探討我們應該怎樣做:應該善于面對競爭,既要付出努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潛能,同時要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鍛煉頑強的毅力,樹立堅定的信心。3.團結合作,共同進步(1)社會生活離不開團結合作。在許多情況下,個人的能力的充分發揮,還需要依靠集體的合作。正如泰戈爾所說:“唯有具備強烈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并創造文明”。(2)團結合作才能成就偉大事業顯示材料:教參p213(3)培養合作能力親身參與,積極體驗團隊生活,在集體活動中理解個人和集體的關系,理解互相合作才是共同發展的唯一途徑。要注意不同的集體活動需要不同的合作方式。合作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合作需要的三個基本條件。a、對合作的事情有共同的認識、共同的目標,在活動過程中,能聯合協作。b、能夠積極交流、溝通,與合作者互相信任,相互尊重。c、在合作中以大局為重,求同存異,建立和諧互補的合作關系。(4)競爭與合作,建設美好集體,創造美好社會。
(第三課時)五、習得展示與檢驗(三)實踐交流 自我體驗(活動5)我思我行——競爭心態面面觀活動目的:加深對各種不良競爭心態的弊端的認識,自我反省,學會以正確的心態和做法面對競爭,接受挑戰,在競爭中加深團結合作。活動過程:1、對照所列舉的六種競爭心態,自我反省,是否自己出現這些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