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負責》教案1
3、分析“不同選擇,不同結果”
情景一:李杰清晨上學,忘了戴校卡,被值日生攔住,回去拿,還是往里闖?
情景二:語文課討論時間,同學欲與李杰攀談,是偷偷聊天,還是力勸同學遵守紀律?
情景三:中午,李杰去食堂小賣部買東西,卻因為秩序混亂,屢屢被別人擠到一邊,心里很氣憤。
情景四:下午放學,同學邀請李杰去打球,可是李杰是值日生,到底是先打球還是先做值日呢?
(3)學會分析事物的因果關系
要學會全面考慮問題,對自己將要做的事情的后果有正確預測,爭取好的結果,避免不良后果。
(4)養成先思考、后行動的習慣
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頭腦發熱,魯莽行事;不稀里糊涂,盲目行事。懂得“三思而后行”。
4、知識歸納:怎樣培養做人的責任感呢?
5、贈送“責任名言”
6、“實踐與評價”《她有責任嗎?》(p26)
小組討論:在這件事情上,小燕對自己的行為負有責任嗎?為什么?
分析:
(1)在父親做違法的博彩生意時,小燕放棄對是非的判斷,盲目追隨父親做違法的事。這件事情的主要責任雖然在父親身上,但是小燕對自己的行為也有一定的責任。如果她當時具有分辨能力,有自我負責意識,即使不能勸阻父親,也不去追隨,就不會造成這種后果。
(2)要學會對事物做是非善惡的判斷,懂得事物的因果關系,先思考,后行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盲目追隨他人做壞事。
小結:
中學生不能認為自己年紀還小,就放棄對事情的思考和判斷,盲目追隨他人的錯誤行為,即使是對親人、長輩的行為也不能不加判別。如果追隨他人做了錯事,自己也將無法推卸責任。人必須要對自己負責,必須先思考、后行動。如果知道是錯事,事前就應該拒絕,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三、做堂上練習,布置作業(略)
教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