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我們崇尚公平 知識導引
一、主要目標
通過學習,懂得不同時代,不同個體,對公平有著不同的理解;懂得公平是在比較中產生的,公平是得到自己該得的,分擔自己該做的;懂得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當不公平的事情發生時,應該增強權利意識,以合法的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我們要學會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斗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要自覺樹立公平合作意識,懂得良好的、長久的合作需要相互負擔,在合作中要合理地分配利益與負擔。樹立起公平合作意識對于我們的成長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要以一種理性的激情去為中國的社會公平的理想而奮斗!
二、知識網絡
三、知識點撥
本課包括“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和“維護社會公平”兩框內容。
第一框“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首先告訴我們什么是公平,接著分析了公平對社會穩定和發展的作用。本框由“眾說紛紜話公平”、“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兩部分組成。對于第一部分,我們要把握兩層意思:首先,公平是社會生活中的一個重要主題,對待公平有不同的理解;其次,公平是在比較中產生的,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心目中的公平就是承擔自己應分擔的責任,得到應得到的利益。第二部分主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分析了社會公平對于社會穩定、發展和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先從反面指出了失去公平的嚴重后果,再從正面指出了公平的重要作用。
第二框“維護社會公平”。我們要懂得如何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自覺樹立公平合作意識。本框由“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自覺樹立公平合作意識”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首先,我們要懂得公平具有相對性,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現象,都不可能達到絕對的公平。其次,面對不公平現象,我們的正確做法應該是:第一,用合法手段去解決問題,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第二,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更加客觀地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第三,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斗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對于第二部分,應主要把握兩層意思:首先,懂得社會需要合作,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其次,要明白為了更好地合作,我們需要自覺承擔自己的責任。
學習本課,我們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積極參與,提前介入。課前廣泛收集本課內容涉及的題材,查閱相關資料,如關于公平的概念的表述,有關公平的名人名言或格言警句,學校、班級中發生的真實事例。注意觀察在我們的周圍、在社會生活中,存在哪些公平現象,哪些不公平現象,你認為應該如何處理,努力把你的想法付諸行動。通過活動體驗感悟公平,反思和發展自己的公平觀,思考如何更加努力樹立公平合作意識,為實現班級、學校和社會的公平理想作貢獻。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