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做人之本》教學設計
2、學生準備:課前預習,搜集誠信格言、誠信小故事等,由兩名學生表演書中的寓言故事,另兩名學生表演現實生活中的不誠信表現、調查學校生活中有哪些不誠信的行為、制作自己的誠信檔案。
【教學方法】 情境體驗、設疑解疑、討論反思法
【教學過程】
視頻:欣賞《八榮八恥》。
一、導入新課:
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中提出了“八榮八恥”,其中有“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有“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今天我們就有學習第六課《人之根本》。《誠信是做人之根本》,了解誠信為什么是人之根本,社會之根基。
二、學習新課
◆說一說:
師:誠信,從古到今,數不勝數,你能說出一些關于誠信的故事嗎?
學生回答。
觀看誠信的故事圖片。
“曾子殺豬立信”;“商鞅立木取信”;海爾總裁砸冰箱誠信經營;廣東省體彩中心林海燕姑娘在巨額的金錢面前毫不動心……
◆談體驗與感受。
師:從以上誠信的事例中同學們有什么啟示與感受?
生: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之根本,就是誠信。不講誠信,人無法安身,沒有誠信,社會無法正常運轉。(板書)
師:什么是誠信?
生:誠信:就是誠實守信,即言行與內心一致,說話算數,言而有信。
“誠”,就是誠實無欺、誠實做人、誠實做事,實事求是。
“信”,即有信用、講信譽、守信義、不虛假。(板書)
◆閱讀課文中“誠信是槳”的“細細品味”
思考:
1、假如你很富有,有七件行囊:金錢、榮譽、機敏、健康、誠信、美貌、才學,但你卻搭上了一只危險的船,遇上了風浪,你將舍棄哪件行囊呢? 并說明理由。
生回略。
2、人生之舟,不堪重負,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學追隨;失去了才學,有機敏相跟……但失去了誠信呢?
生:失去了誠信,你所擁有的一切:金錢、榮譽、才學、機敏……就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如過眼云煙,終會隨風而逝。
◆欣賞p61面漫畫。
小討論:你愿意和冬林做朋友嗎?為什么?
學生:不愿意。他在金錢、時間、紀律、交往等方面不講誠信。
師:我們身邊有哪些不誠信的行為?
生: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常有考試作弊、借東西不還、抄襲作業、說謊欺騙……在社會中有爾虞我詐、背信棄義,缺斤少兩、參假使假、拖欠工資、假冒偽劣、虛假廣告……
師:不講誠信對我們有什么危害?
生:孔子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一個人失去了誠信,他的行為將處處受到阻礙、抵制,無法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將妨礙自己的發展。”(板書)
◆“閱讀感悟”p63頁《一諾千金》。思考:
1、你能體會他們各自“驚喜”和“快活”的心情及原因嗎?
生:“我”信任那位男生,他誠實守信。
2、如果那夜那位男孩沒有將錢送來,他們又會是怎樣的心情?“我”以后還會信任他嗎?為什么?
生:“我”肯定會責怪自己,怨恨他不守信用。肯定不會相信他,他欺騙了自己。有這樣的經歷會影響自己對別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