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八年級上冊第五課 多元文化“地球村”
【知識縱覽 高屋建瓴】
【攻堅克難 學海導航】
1.豐富多彩的文化是本課的重點之一
課前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搜集材料,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以知曉這些節日的來歷以及這些節日中傳統的習俗;再搜集一些能夠反映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傳統節日(如歐美國家的圣誕節、復活節、萬圣節、感恩節、西班牙的奔牛節等),了解這些節日所表達的文化內涵。通過這些活動,我們就會發現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習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就是通過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習俗表現出來的。
2.搭起文化的橋梁是本課的另外一個重點
這部分內容大家要從三個方面掌握:
一是學習外來文化要批判地繼承,不能照抄照搬。如在學生當中存在的“哈日族”與“哈韓族”。要將韓、日文化的精髓與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對外來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一味盲目效仿,就會迷失自己。所以學習外來文化要批判地接受,還要了解并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二是要注意文化交往的原則和方法; 三是要明確在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不同文化的同時,還要宣傳、弘揚我們民族的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
3.開放的胸懷是本課的難點
首先,應當明確,面對不同的文化,開放的胸懷意味著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其次,要知道保護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我們也應該尊重并加以保護。總之,我們要記住任何民族文化的精華,都是全世界的,屬于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應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
【命題預測 把握方向】
通過列舉世界不同國家的節日和其它文化形式來揭示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列舉中外交往時發生的誤會說明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會有不同的待人處事的方式以及在面對文化差異時應采取的態度;結合對“哈韓族”、“哈日族”的評價考查“開放的胸懷”的內涵以及對我們提出的要求;結合國家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定位法定節日考查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結合XX年奧運火炬傳遞以及奧運會開幕式展現出來的文化元素考查我們在文化交往時采取的態度和原則;結合當今社會外來文化大量涌入中國的事實考查我們應該如何搭起文化的橋梁。
【回眸中考 總結提升】
1.(XX年,汕頭市)XX年12月17日公布的《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將清明、端午、中秋傳統節日設定為國家法定節日。此舉( )
a.有利于抑制外來文化
b.有利于加速我國現代化建設
c.不利于我國的經濟增長
d.有利于弘揚和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
參考答案:d。a 、c本身是錯誤的,b與題干沒有直接聯系。
2.(XX年,重慶市,多項選擇題)右圖《世界共舞》表明北京奧運火炬傳遞( )
a.使世界了解了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