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共和國的巨變教案
1、我國的綜合國力大幅提升
展示課件五:案例分析(下面兩個案例)
學生思考、交流
教師點撥總結:
1、劉長春的落敗反映出舊中國國際地位和體育水平的低下,在劉長春當時留下的老照片中,他抱歉地看著后人,目光無奈,身影單薄——身后沒有強大國家支持的中國運動員,只能在奧運競技場上徒喚奈何!
劉翔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成績的背后有國家強有力的支持。
2、幾代中國人的努力,中華民族徹底結束了“東亞病夫”的恥辱歷史,正逐步實現全面復興;同學們, “國運盛,體育興”,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
幾代中國人的努力,中國在各個領域尋找到了參與國際競爭的自信,中國選手已奪得82枚奧運會金牌,中國還獲得了XX年奧運會舉辦權、加入了世貿組織、實現了飛天夢、讓香港、澳門回到祖國懷抱、在國際事務中擁有越來越重要的發言權……而背后支撐這一切的都是中國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
同學們,你們知道綜合國力的含義嗎?
展示課件5:名詞點擊(音頻資料)
綜合國力是指一個主權國家生存和發展所擁有的全部實力(物質力和精神力)及國際影響的合力。它包括政治力、經濟力、科技力、國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資源力等七個方面。其中,經濟力和科技力是決定性因素。綜合國力不是這些組成要素的簡單相加,而是有機結合形成的整體能力。
2、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科學技術突飛猛進。
教師:經濟力和科技力是綜合國力中的決定性因素
教師:上節課老師布置讓同學們搜集我國經濟與科技發展成就的資料,與同學們交流與分享,從中感受祖國的發展變化,下面我們進行交流。
學生展示搜集到的我國經濟與科技發展成就的資料,與同學們交流、分享。
展示課件6:體現我國經濟與科技發展成就視頻資料
教師:同學們,在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熱土上,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條條公路、鐵路建成通車,一輛輛汽車下線、一款款新型手機、電腦問世、一批批標有“中國制造”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三峽水利工程、青藏鐵路工程、西氣東輸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捷報頻傳——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現在已躋身于世界經濟大國的行列。我國的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在高科技領域,我國在世界上已占有了一席之地,有11%的領域居國際領先地位。
教師:剛才我們深深感受到了(點課件)祖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我國的國防和外交方面有哪些巨大成就呢?下面我們交流、分享一下同學們收集到的這方面的資料。
3、我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學生展示搜集到的改革開放以來,反映我國在國防、外交等方面巨大成就的資料,并就其中的一方面向同學講述,與同學們交流分享。
教師:老師也收集到一些資料,跟同學們分享。
教師展示課件7:收集到的祖國三次閱兵式的視頻資料,讓學生感受我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
教師:同學們,閱兵式是國慶大典中聲勢最大的一項活動。在這項極其隆重的軍事儀式中,盡顯一個軍隊的軍威、一個國家的國威和一個民族的浩然正氣。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500多萬部隊,絕大多數是步兵。在這一年的開國大閱兵中,以步兵、騎兵為主,海軍只有兩個排面,空軍只有17架飛機。在16400名受閱官兵中,技術兵只占3%,甚至還有騾馬炮兵穿行天安門廣場。而今,人民解放軍已經發展為包括陸、海、空和第二炮兵在內的諸軍兵種合成,向現代化邁進、具有強大戰斗力的軍隊,陸軍中裝甲兵、炮兵等技術兵種已占70%;海軍已擁有水下潛艇、水面艦艇,航空兵、陸戰隊、岸防部隊5大兵種;空軍已擁有航空兵、空降兵、地面防空兵兼雷達兵;二炮兵已形成了核導彈與常規導彈兼有,近、中、遠程和洲際導彈齊備。我國是世界上五個核大國之一,具有戰略核反擊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