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受歧視的考驗》教學設計
一、【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實現由“見聞之知”走向“德性之知”。
二、【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生活經驗的有限,并不能很好地懂得尊嚴是什么,有時對尊嚴存在誤解,容易把自尊與虛榮、面子混為一談,有礙于獲得真正的自尊。因此學習如何樹立自尊,經受歧視的考驗,對于學生的品德與學業的提高以及將來人生都有著重大意義。
三、【教材分析】
本框是第一課第二框,是在第一框的基礎上,通過列舉現實生活及學生身邊的事例,講述因歧視而對自己、對別人所帶來的傷害,繼續教育學生做人的道理,教育中學生不僅要懂得尊重自己,也要學會尊重他人。本框教學主要是幫助學生通過討論、舉例等方式,教育中學生要學會尊重他人。
四、【三維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懂得尊重他人
2、能力目標: 學會尊重他人。
3、知識目標:1.不被歧視嚇倒。2.不歧視別人
五、【教學重點】1.不被歧視嚇倒。 2.不歧視別人。
六、【教學難點】學會尊重他人
七、【教學手段】提問法、討論法、情境創設法、案例教學法。
八、【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教材、多媒體課件、通過網絡及查閱、收集與歧視有關的事例道理、練習題等。
2、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收集與歧視有關的事例、道理、名人名言等。
九、【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同學們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嗎?誰先說說?
生答略。
師: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地方,都存在不如人的一面,也可能有被人看不起的時候。當遇到被人歧視的時候我們正確的做法就是經受歧視的考驗。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白每個人都存在不如人的一面,也可能有被人看不起的時候。被人歧視的事在生活中時有發生。
二、新課學習
環節一 以事明理
教師講述愛迪生小時候的故事:《誰是大笨蛋》。
用幻燈片展示。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是個大笨蛋。他的成績經常在全班倒數第一。愛迪生總是愛問一些“不可能的問題”,老師們無法回答,就認為他是“一個愚笨的、昏庸的蠢貨”。同學們也因此經常指著他的鼻子取笑他,愛迪生為此很消極。只上了三個月的小學,就退學了。他眼淚汪汪地回到家,要媽媽教他讀書,并下決心:長大了,要在世界上做一番事業。“愛迪生在家里喜歡搗鼓一些奇奇怪怪的小試驗,有時免不了要鬧點笑話,出點小亂子。父親就不許他再搞小實驗,但是他通過自己的毅力和意志,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師:愛迪生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他在受別人歧視后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生答略。
【設計意圖】 通過愛迪生的故事教育學生在受到歧視時不要自卑、低頭。
環節二 將心比心
師:初二的中學生對中學生活的環境日益熟悉,于就有人用一些不雅觀的言行有意無地歧視別人,中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如果說在你的生活耍嘴皮子遇到這類事情應該如何對待才對?
展示問題:
(1)你在生活學習中而某方面的不足是否受到過別人的歧視?
(2)有些同學喜歡給其他同學起綽號或喊同學的綽號,這是一種什么行為?這種行為好不好?
(3)請站在被稱呼歧視性綽號的同學的角度想一想,他們當時的心理感受是怎樣的?你能為這些同學維護自己的尊嚴出些主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