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受歧視的考驗》教學設計
學生討論并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討論,體驗與感受,使學生認識到受歧視對自己、對他人的一種傷害,引起學生的反思。
環節三 自尊者勝
.1、組織討論:如何經受歧視的考驗?
學生討論并回答。
教師總結:
(1).不悲觀失望,自暴自棄,不表現出過度的憤怒和痛苦。我不歧視自己,若自己看不起自己,別人歧視你則無話可說。
(2).我不歧視看不起任何人,若我歧視別人,自己理當受到別人歧視。
(3).心胸寬大,樂觀開朗,不懈努力,積極向上。
(4).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自己適當的位置。給自己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奮斗目標,更不要同別人攀比;要發揮自己的能動性,用自己的行為來證明自身價值,消除別人的歧視。
(5).必要時候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尊嚴。
2、朗讀教材p5黑體字、 “法律文庫”的法律條文。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和教師的總結概括,使學生學會正確面對別人的歧視而且讓學生懂得公民的人格尊嚴是受法律保護的。
環節四 拓展延伸
師:當我們因為受到別人的歧視而苦惱、憤慨的時候,我們是否也在不經意間歧視著別人,使別人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呢?
生答略。
師:在我們生活中有那些方面的歧視呢?
學生思考后回答:
(1)是否以貌取人?
(2)是否以家庭貧富區別對待同學?
(3)我們身邊有哪些弱勢群體?我們是否尊重他們?
(4)其他類似行為。
一、
《給傻瓜讓路》
有一次,德國著名詩人歌德再一條只能讓一個人通過的小路上散步。
他遇到了一個批評家。
批評家:“我是從來不給傻瓜讓路的!”
“對不起,我和你剛好相反”!歌德說完,笑著退到路旁。
二
在擁擠的公交車里,甲乙兩人發生碰撞而雙方破口大罵、上升到斗毆事件的故事。
師:這兩則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學生傾聽、思考。
總結:這個世界是多樣的,我們沒有權利要求別人與自己一樣。當我們以歧視的眼光和言行對待他們的時候,對方也可能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不尊重別人也就是不尊重;尊重別人其實就是尊重自己。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時時顧及別人的自尊,將心比心地尊重他人,不損傷他人的尊嚴。
【設計意圖】使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尊重別人,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不尊重別人也就是不尊重自己,進一步教育學生要學會尊重他人。
環節四 復習鞏固
(1)課堂訓練:
在學生閱覽室,我會遵守秩序、保持安靜,是因為____________。
班主任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我時,我會覺得________。
當我考試不及格,受到同學的嘲笑時,我會覺得_________。
有人給我起難聽的外號,并當眾取笑時,我會覺得 _____。
“士可殺而不可辱”說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我的建議被老師采納的時候,我會覺得__________________。
當我期末考試成績名列前茅的時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
當我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到學校的時候,我希望_______。
當我給外地的游客指路,受到感謝與稱贊的時候,我會覺得__________________。
(2)識記p5法律文庫。
【設計意圖】復習鞏固本課內容,學以致用。
十、【板書設計】
經受歧視的考驗
1.不被歧視嚇倒。
2.不歧視別人。
十一【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