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胸懷天下4.1關愛社會教案
第四單元 胸懷天下
4.1關愛社會
教學目標:
1、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懂得取得這些成就的原因。了解我國社會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認識這些問題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所造成的影響,懂得什么是憂患意識;
2、懂得盡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是我們理所當然的唯一選擇,理解什么是親社會行為,通過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培養親社會行為習慣,鍛煉服務社會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感受家庭生活以及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認識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對于中國社會進步的重大意義;增進社會的關注熱情和責任感。了解和思考中國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培養憂患意識和使命感;樹立回報社會的意識,立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教學重、難點分析:
認識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對于中國社會進步的重大意義;懂得什么是憂患意識,如何培養憂患意識和使命感;奉獻社會。
課時時安排:
全課共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 一 課 時
(一)創設情境 引出課題
(活動1)材料透視———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
活動目的:體會20年來人民生活和社會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并分析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
第一步:學生分組討論書中反映的問題。
第二步:例舉發生在自身或身邊的變化。結合之前的討論對類似的變化進行分析。
第三步:結合討論,進行總結點評,分析產生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
分析:1、郭大媽的感嘆說明了什么?
當今,我國消費品市場非常繁榮,各種商品琳瑯滿目.材料反映出我國社會經濟繁榮發展,給普通老百姓生活帶來的變化。
2、這位老民警保存30多年的工資單,是我國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歷史見證。
3、恩格爾系數是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狀況的重要標志。恩格爾系數降低說明人們在滿足基本食品消費的同時,有了更多的錢用于其他消費。通過比較,可以發現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正在迅速提高。
4、中國社會發展為什么有這么快的步伐?
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改革開放這一正確政策的指引和實施。第二,我國人民的努力奮斗。(活動2)材料透視:沉甸甸的數字
第一步:學生分組討論書中數字材料以及漫畫。
第二步:談談自己對我國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和看法,談談自己能為解決這些問題做些什么。
第三步:結合討論和交流,進行總結點評。
第 二 課 時
(二)討論交流 形成概念
1、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板書)
(1)我國社會面貌的巨大變化(板書)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比如在我們的祖輩和父輩青少年時代:經濟落后,物資匱乏,日用品稀缺,許多生活用品靠票證來分配,人們衣食住行簡陋,文化生活單調。今天,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社會進步一日千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累累,人們享受著豐富的物質生活和多彩的文化生活……
(2)改革開放政策對于我國社會進步的重大意義(板書)
20多年來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主要取決于兩個原因:一是黨的開放政策的正確指引,二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奮斗。
改革開放政策使我們改變了過去閉關自守的做法,打開國門,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引進外資,加快了發展;另外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經過20多年的共同努力,創造出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