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國公民(廣東版政治八年級下期末)考試復習
5、為什么從小要樹立公平合作意識?(1)、從個人來講,可以提高個人修養,個人能力和促進個人的發展;(2)、從社會來講,可以建設一個更加穩定,繁榮的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6、我們怎么在生活中培養公平與合作意 識?(1)、家庭生活中,關心體貼父母,努力學習,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事;(2)、在學校生活中,尊敬師長,遵守規章制度,完成學習任務;與同學相互幫助,學習,共同進步;(3)、在社會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有權得到公平的對待,這是我們的社會權利,但同時也要公平地對待他人,這是我們的社會義務。
7、社會中的不公平現象,我們要關注,思考和批判,這有助于提升我們的公平合作意識,建設更加繁榮美好的社會。
(二)、《社會規則與正義》
1、社會合作和社會生活都是在兩大系統中運行和管理的:(1)、制度和規則;(2)、公共道德。所以一個有正義感的人就是能自覺遵守制度規則和公共道德的人。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自己的制度規則和道德標準。
2、正義的制度規則的作用:它告訴我們什么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可以做的事怎么做。保證社會合作順利進行。
3、正義的制度規則是建立在所有社會成員共同利益基礎上的,保障社會合作的公平性;它在保障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上的程序和規則是面向每一個社會成員的,體現出絕對權威性。任何違反正義制度規則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是不正義的行為。
4、道德的定義: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 準則和規范。
5、法律制度是靠國家強制力來 執行,其他制度規 則是獎罰來實施;道德是靠善惡評價為標準,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心中的信念起作用。
6、道德的作用:使我們能判斷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惡的,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善的,應該做的,對社會,他人有好處的就是公平和正義的;反之則是不公平和不正義的。依據一般社會的道德標準,任何不公平地對待他人,侵害他人的權利的行為都是不正義的行為。如:(1)、無正當理由對他國發動戰爭;(2)、壓迫殘害無辜的人;(3)、歧視和排斥他人;(4)、傷害他人的自由和尊嚴。
7、怎么樣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1)、正義要求我們尊重人的基本權利,人權。人的生命權是最基本的人權。故意傷害他人的生命和身體是最嚴重的不正義。維護自己和他人的權利是正義的行為;不正義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奮起抗爭,不正義的事情發生在他人身上,我們聲援,救助是正義的行為。(2)、正義要求我們尊重規則。如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物,環境,尊重社會公德。(3)、正義要求我們尊重自由。(4)、正義要求我們承擔責任。關心個人,他人,人類,做個有正義感的人是每個公民的社會責任。
(三)、《社會身份與社會責任》
1、人在社會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身份),承擔著不同的社會責任。因為社會生活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負責;其次是家庭成員,最后是職業身份。判斷一個的身份看他參與的社會生活與交往的人群。
2、人的社會身份是會發生變化的,因為他的生活所處的社會環境或參與的社會生活發生了變化。如:國籍發生改變;年齡的變化;職業的變化都會改變其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