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伴我成長(1)、(2)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教師工作特點,知道新型師生關系基本內容,知道與教師交往與溝通基本準則;了解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 掌握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方法。
能力目標:正確評價教師在學生知識學習和人格成長中的作用,通過恰當方法表達對教師的感情,運用角色轉換方法解釋師生交往不同行為,理解師生交往中的矛盾沖突,能夠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遵循師生交往的基本原則與教師交往。培養學生正確對待教師的批評與表揚,并能有效地與教師進行溝通。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愿意與教師交往,積極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認同教師職業所蘊含的價值取向,主動增進與教師的情感,尊敬教師,理解教師,體諒教師,認同新型師生關系之民主、平等的價值取向,積極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啟發學生重新審視師生的不同角色,以實際行動增進與教師的感情。
教學重點:我知我師、學會主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難點:我愛我師、學會理解和有效地溝通
教學方法:討論法、活動法、調查法
教學步驟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目的
一、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也是活動的討論者,因為我們說的是師生關系
聽歌:《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讓學生體會歌中學生對老師的敬愛之情
二、講授新課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學習,也有利于老師教學水平的發揮,所以應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要的前提是要尊重老師。
老師對學生意味著什么?有什么作用?
老師不僅教書,更在育人。
舉例:“程門立雪”、梅蘭芳“雪中送炭”的故事
學生發言,回憶經歷過的老師關心幫助自己的事。
激發學生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你們目前和老師關系怎是否融洽?
做一個師生關系測試?
學生結合自身測試。
讓學生審視自己和老師的關系。
有些同學可能和老師關系不是很融洽,存在哪些問題呢?
你心目中的好老師是怎樣的?理想的師生關系應怎樣?
學生發言,課代表匯總,課后交給老師。
課下每人去調查“生活中讓老師不愉快的因素有那些?
讓學生表達他們的心聲,也讓他們了解老師的困難,增進師生了解。
我們和老師交往中的矛盾、問題應采取正確的態度解決
列舉幾種矛盾
學生分組討論、表演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諒老師,采取恰當的態度。
個案討論
老師是否應該對學生嚴?
遇到你不欣賞的老師怎么辦?
學生發言
對學生進行具體方法知道,避免生活中的錯誤做法。
總結
通過討論,我們師生間增加了了解,大家也掌握了一些師生溝通的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能與老師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促進自身的進步。
填寫“成長記錄”,總結自己的心得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