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眼和視覺
(一)、透鏡:
認識:透鏡的結構和特點。出示:兩種透鏡---中間比邊緣厚;中間比邊緣薄。(進行板畫)
凸透鏡、凹透鏡:一般用玻璃或者塑料制成的。(給出實物參照)
舉例:生活、實驗過程中我們在哪些情形下看到相關儀器內部運用了透鏡呢?
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照相機、投影機、防盜門上的貓眼、眼睛等。
思考:光線經過透鏡會發生什么現象呢?光的折射---光線發生偏折。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
了解光線經過透鏡后的偏折效果?
實驗:1、讓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拿一張白紙在它的另一側來回移動,直到紙上的光斑變得最小、最亮。---凸透鏡能將太陽光會聚一點。
2、換用凹透鏡再做上面的實驗,紙上還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嗎?
結論: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會聚的那一點稱為焦點,焦點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叫焦距;
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1、 凸透鏡:會聚作用;會聚點---焦點(2個);焦距。
凹透鏡:發散作用。
解釋:用冰和陽光來取火的原理。冰透鏡屬于凸透鏡,讓平行光經凸透鏡會聚,讓焦點落在干草上,能量集中。
引導:其實,我們平時見過的照相機、顯微鏡、望遠鏡、包括我們佩帶的眼鏡當中都有一些表面磨成球面的透鏡。這些透鏡是怎樣的呢?下面大家來觀察一下。
判斷:能知道手里拿到的是什么透鏡嗎?你能告訴我是用什么方法確定你拿到的是什么類型的透鏡?你們還能有其他方法嗎?
實驗名稱 辨別凸透鏡還是凹透鏡的方法
方 法⑴
方 法⑵
方 法⑶
幾種方法辨別凸透鏡、凹透鏡的結果相同嗎?
你們小組認為哪一種方法最好?
強調: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兩種透鏡對光線的會聚與發散作用,下面我們來看一段多媒體介紹同時對它們進行交流與識記。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的介紹。
關于透鏡的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
光 心:透鏡的中心叫光心。
主光軸:通過透鏡光心與透鏡垂直的線叫主光軸。
焦 點: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過透鏡后會聚的點或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叫焦點,用f表示。
焦 距:焦點到透鏡的距離叫焦距,
焦距用字母f表示。
演示:教師用平行光源,演示平行光射到凸透鏡和凹透鏡上產生的會聚與發散現象。
(有條件可以觀察到兩條平行光線連續通過兩塊以上的透鏡的情形)
作圖:指導學生用作圖法把上面典型的實驗圖例畫下來。(光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進行兩種透鏡和對光線的作用方面的形成性練習。(課后練習+作業本)
學生畫三條特殊光線:1、能過中心的光線;2、平行光線;3、能過焦點的光線。
展示:學生分組實驗的內容---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通過多媒體示范為主,真正的學生實驗在實驗室)
①桌子上有帶刻度尺的光具座、蠟燭(火柴)、凸透鏡、光屏等,請你先點燃蠟燭,然后把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在一起調整高度,讓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在移動蠟燭過程中,觀察能不能看到成像現象。
②你所觀察到的像有時比燭焰(形成像的物體)大,有時比物體小,什么原因引起的?你猜想在什么條件下會成這種放大、縮小的像?什么時候在光屏上又看不到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