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眼和視覺
2、凸透鏡成像規律:
實驗名稱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實驗器材 刻度尺、蠟燭、火柴、凸透鏡、光屏等
(或光具座及附件)
注 意 點 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實驗數據 實驗中所用的凸透鏡的焦距f=10cm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質
25 16.67 倒立縮小的實像
15 30 倒立放大的實像
5 無法測量 正立放大的虛像
實驗結論 成像條件 成像規律
u>2f f<v<2f ,倒立縮小的實像
f<u<2f v>2f, 倒立放大的實像
u<f 物和像在同一側,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u=2f是成放大實像和縮小實像的分界點;
u=f是成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
運用:以練習形式展開學生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運用,及時給予點撥和引導、鞏固。
(二)、凸透鏡的實際應用:
1、放大鏡:
實驗:出示一凸透鏡,讓學生觀察事先準備好的字。(使用方法:必須將物體放在凸透鏡的焦距以內,前后移動凸透鏡與物體的距離來改變放大的倍數。)
特點:成像是正立的、放大的、虛像。
講述:放大鏡就是短焦距的凸透鏡。思考:為什么用放大鏡看遠處的物體看不到放大的正立的虛像?---所以使用放大鏡時,必須使放大鏡接近物體,是物體在凸透鏡的焦距以內,并通過調節放大鏡與物體的距離來改變放大的倍數。
交流:在生活中透鏡還有哪些應用?
2、照相機:
閱讀:照相機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膠卷相當于光屏。選定拍攝場景,要怎么樣調節才能拍到清晰的像呢?像具有什么特點呢?
特點:成像是倒立、縮小、實像。
討論:學生互相討論生活中對凸透鏡還有什么用處呢?---幻燈機、投影儀等。
---倒立、放大、實像。
承接:那么現在從我們身上找一找,有沒有類似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呢?---我們人的眼睛在結構上跟照相機非常的相似,根據統計發現,人大腦中約有90%的信息來自于眼睛來接收,所以眼睛是人非常重要的感覺器官。
思考:那么通過眼睛是如何看到物體,形成視覺的呢?
(三)、眼睛:
觀察:通過課件先認識眼睛外部看得見、摸得著的結構,觀察順序:有外到內。
眼睛的附屬結構:眼肌、眼瞼、睫毛、淚器(淚腺和鼻淚管)、結膜等。(認識它們的位置、特點和相應的功能)
眼睛的主要結構:眼球,大部分都是藏在頭顱骨的眼眶內,只露出很少的一部分,這樣有利于保護眼球。
交流:具體展開認識眼球的結構,能記住它的名稱和功能。(先讓學生閱讀,然后打出課件
展示,再拿出模型一一對照分析)
眼球的結構主要分兩部分:眼球壁和內容物
外膜:角膜、鞏膜
眼球壁 中膜:虹膜、睫狀體、脈絡膜
內膜:視網膜
內容物: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
邊介紹邊在書本的相應部分作記號---特點和功能:
1、眼球的外膜有角膜和鞏膜。
角膜---無色透明、透光;
鞏膜---白色、堅韌、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