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眼和視覺
應用:大家桌子上有凸透鏡,它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或眼球的晶狀體,桌上還有光屏,它相當于照相機的膠片或眼球的視網膜,現在我們用實驗來體驗照相機和眼睛的成像過程,誰能把燭焰成出倒立縮小的實像。
如果我嫌拍的照片上的像太小,如何調節照相機鏡頭和物體之間的距離?如何調節鏡頭和膠片之間的距離。
大家保持燭焰與凸透鏡的距離不變,前后移動光屏,體味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像原理。
你有近視眼鏡嗎?你知道它是屬于哪種透鏡?你知道怎么進行矯正嗎?
你身邊有人帶了“老花眼鏡”了嗎?你知道它又是屬于哪種透鏡?如何矯正呢?
(四)、人類視覺上的限制:
實驗:(學生兩個人積極合作)
1、測近點:將課本放在桌上,凝視這一頁任意一個字。慢慢將眼睛移近,直至字體開始模糊不清。請同學幫你用尺量一下這時你的眼睛與課本的距離。這便是你眼睛的近點。
結論1你的近點是 厘米。
如果你是戴眼鏡的,現在把眼鏡除下,再重復這個實驗。
結論2你現在的近點是 厘米.
2、測遠點:請同學幫你拿起課本,凝視同一字,同學慢慢后退,直至這字開始變得模糊不清。這時量一下你與課本的距離,這就是你眼睛具有分辨力的最遠距離。
結論:你眼睛具有分辨力的最遠距離(遠點)是 厘米。
3、測盲點:豎直拿起課本,置于距雙眼30厘米處,看下面的加號和圓點。
+ ●
遮掩你的左眼,右手拿著課本,以右眼凝視左面的加號,你的右眼仍能看見右面的圓點嗎?
繼續用右眼凝視加號,慢慢地移近課本,你發現了什么?
當課本移到某一距離時,右面的圓點 (消失,重現),若把課本再往前移動呢?
遮掩右眼,左手拿課本,以左眼凝視右邊的圓點,然后慢慢地移近課本。你又發現了什么?
結論:視網膜上有無感光細胞的部位。
綜合:1、可見人類在正常情況下三個方面的表現充分說明人類的視覺是有限制的:近點、遠點、盲點。
引入:如果人類的眼睛患有一定的疾病,那么人類的視覺還有受到什么限制呢?
(學生發表意見,給予鼓勵)---近視、遠視(老花)、青光眼、色盲等。
——>>人類的視覺有限制
2、近視:
展示:近視的成因(課件)---眼球的前后徑過長或晶狀體曲度過大。
探討:該怎么矯正呢?
3、遠視:
閱讀:造成遠視的根本原因:眼球的前后徑過短或晶狀體彈性變小,使像成在視網膜后面。(再通過課件展示)
討論:我們現在應該怎么預防近視呢?從成因入手:
(1)看書寫字姿勢不準確。
(2)光線不適合(光污染)。
(3)持續用眼過度
(4)遺傳……
假性近視,還可以恢復,通過注意用眼衛生和做眼保健操;而真性近視,前后徑過長……
交流:眼病:(1)色盲(通過變色卡),以遺傳為主。
(2)斜視,白內障,青光眼,自行查找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