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科學在我們身邊
日 期
9月 日
教
學
目
標
1、了解長度的概念,單位,米,m
2、了解長度的測量工具
3、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和正確的實驗習慣
4、知道體積和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
5、熟悉量筒和量筒上的刻度6、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體積
重
點
難
點
分
析
1、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及讀書的時候的估算
2、液體體積的測量和讀數
3、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要改變平時使用刻度尺時的一些錯誤的習慣,從課件規范的看從而掌握讀數的方法,然后慢慢的滲透測量一些特殊物體的方法。這里面,一些測量的技巧是重點,可讓學生在規范的基礎上進行發揮。
課程資源的準備與開發收集相應的視頻、圖片、文字等信息做成課件,并對實驗做相應的改進。
教 、學 預 設
調 控 對 策
一、測量的重要性:
提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經常需要測量,那我們具體什么時候需要測量呢?(學生回答)
小結:各行各業都需要,已經滲透到了生活中
提問:如果不借助工具,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去測量呢?
學生:桌子有幾個手長;用腳步量教室長度,有幾步;甚至到家里乘車有10分鐘的路,用時間表示。
上節課我們知道,用我們的感官對長度判斷可靠嗎?(個人有差異,上面兩個例子因人不同得到的結果不同)
※測量是一個將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所以,測量需要一個標準……
二、長度單位:
以前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長度標準,中國市尺,英國英尺,不統一,引出國際單位制米(m)。[量課桌,用米表示]但對于大點的距離,我們用千米(km)(公里)表示,小點的距離用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和納米(nm)表示。
10-3千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納米
科學計數法(當長度非常長或者非常短時,就可以用到,如地球周長4萬千米=4×107米)
讓學生估測一些長度(教室的長,學校跑道的長度,校園樓高等)
納米技術:納米衣服,納米洗衣機等等
三、長度的測量(正確使用刻度尺)
1、先讓學生觀察自己的有的尺,注意:測量范圍,起始點,大格小格的單位,零刻度線等等)
2、正確示范(課件演示)
1測量時,先要將刻度尺與物體待測部分并齊(沒并齊的后果)
2讀數時要注意視線垂直尺面對準待測物體(叫學生上來左右讀
3如果刻度尺零刻度磨損或刻度不清怎么辦?(可以以某一刻度線為測量起點來進行讀數)
3、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科學書,手(討論并回答)
四、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方法:
1、測量工具的選擇:
不同的長度要用不同的尺,不同的精度【精度由尺的最小刻度值決定】也要用不同的尺。(演示各種尺),除了尺,還有其他的測量工具:聲納、電磁波、激光等等p12
2、測量方法:(p12討論)
1測厚度,可以先測量n張紙的厚度,然后測得的值l再除以n,從而得到一張紙的厚度為l/n(n>50,越厚越準確);測鋼筆桿的直徑,可以看課件的演示,方法有兩種。(注意多測幾組,因為直徑不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