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8年級上:03課 繽紛家用電器
本課兩個課時的課堂教學時間應該主要是教學總結與交流時間,把大量的學習活動內容安排在課前布置完成。把握這點是教師贏得教學主動的關鍵。
“活動二”的相關課堂教學如果建立在學生已經課外完成了“活動一”的市場調查活動,并已分小組畫出了改良設計稿的基礎上,那么,課堂教學就可以變成教師引導學習小組之間更有意義的教學討論了,教師將擁有更多教學引導與評價的空間,根據小組市場的調查分析介紹與創意稿的繪制情況,總結各個學習小組“活動一”的活動開展情況,而且在此討論的基礎上通過大家的共同討論,勢必會更加完善各個小組原有的改良設計構想,學生還會有較充裕的時間再去加工、完善原有的創意稿,這個過程將極大地強化學生根據生活實際需要進行設計的意識。如果把學生的家電市場調查分析帶到課堂教學中來,再去繪制改良設計的創意稿,那么45分鐘內學生很有可能就僅僅只能完成這些初始狀態的學習任務,嚴重缺乏教學雙邊的反饋與交流。這樣,教學就基本上失去了活動設計本身的價值,退化為簡單的自由繪制一個產品構想了。
學生作業練習形式在原則上可自由多樣化。但是,面對單位課時的教學目標而言,“活動三”的設置是試圖在學生的藝術表現力上能有所突破,因此,“活動三”的產品設計效果稿比“活動二”的產品設計創意草稿應當適當考慮一些表現技法要求上的梯度遞進。
教學過程中,教材上運用馬克筆工具(或者水彩筆替代)繪制的方式最為簡單易行,適合作為一種基本的表現技法向全體學生推薦。教師通過對比分析幾張馬克筆繪制的家電產品效果圖,注重總結此種方法繪制的基本技巧要點,可以在單位時間內迅速提高整個班級教學的技法表現水平。尤其在“活動三”的動手練習展開前,先以馬克筆工具為例,強化一種工具繪制產品設計效果圖的基本技法是很有必要的。
“活動二”的改造設計作業是在“活動一”的主動學習探究過程中產生的,可以看成是一種嘗試性的設計,應重在學習的過程評價。而“活動三”的設計作業是在相關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完成的,所以作業的評價應有一定技術評價指標要求。評價可以將自我評價、同學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和社會相關評價結合起來。
[教案]劉曉軍老師的教案
課目
第 3 課 繽紛家用電器
年級
8 年級上冊
執教
劉曉軍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第一課時)
課前布置學生調查活動
1. 課前布置學生分組進行市場電器的調查活動。
主要調查內容:
a. 產品造型、色彩、人性化設計等方面的特點與存在的問題。
b. 不同設計的同類產品在市場價格、銷售等方面的情況有何差異。
多種家電實物
大家一起分析調查的信息
2. 教師與大家一起分析調查總結的信息,初步歸納產品設計與市場之間的內在聯系。
(調動每個調查小組參與到調查信息整理的競賽活動中。)
投影儀配合展示。
優化原有設計的舉例
3. 引導學生根據調查結果,對本小組調查產品再設計。
(教師先自己對一組學生調查的產品,參照調查得出的信息,建設性地提出一些改進建議,并先對優化原有產品設計進行教學舉例。)
展示產品設計效果草圖
4. 展示一組馬克筆繪制的產品設計效果草圖,引導學生注意產品創意稿繪制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