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上:03課 靜物有聲
從構圖知識的學習進入,分析蘇巴朗和塞尚的靜物作品,感受畫面效果,體會和研究不同的構圖形式并找出規律。
《天倫之樂》表現祖孫同堂的幸福生活。根據教材所作的提示,引導學生綜合前面欣賞方法,揭示作品主題。
活動一擺放靜物,鉛筆構圖練習承接以上欣賞活動,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構思構圖訓練;
活動二參照作品改畫,嘗試運用靜物畫表達情感和主題。
2. 教學組織
課前要求學生準備各種學習用品、體育用品或自己喜愛的物品,以及搜集自己喜歡的靜物畫。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或掛圖、作品分析圖示以及學生作品。
教學時可分若干小組,準備若干靜物臺及靜物、襯布等。
3. 教學策略
用本課首頁的三幅靜物畫作品進行教學導入。圍繞作品描繪物品的象征意義,畫面效果給人的感受,以及形、光、色、質、構圖與空間等造型要素的運用等問題,在學生中展開議論。教師通過提示導向,幫助學生由淺入深地揭示作品的主題和作者表達的情感。這一環節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能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以此達到初步了解靜物畫,掌握欣賞靜物畫的一般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與表現的欲望的目的。
接下來從學習靜物畫的構圖、靜物的選擇與搭配、主體與背景的關系等內容入手,運用對比欣賞、改變構圖的演示、實物擺放等方式進行教學。結合前面情境導入時所提到的問題,請學生根據確定的主題,就如何選物、如何擺放、如何構圖、如何處理背景與主體的關系以及光線角度、形狀色彩的利用談談自己具體的想法。
活動一分小組擺靜物,并用鉛筆作構圖練習。各組確定一個主題如“表現一位旅行者的生活”、“表現一位樂手的生活”等等,來選擇靜物進行擺放和描繪,此活動的目的是靜物的選擇、組織與構圖訓練。學生合作擺放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幫助和指導。靜物擺放強調大小組合、色彩配置、質感區別以及前后關系等,特別注意運用所學構圖知識。各組選派代表,講解本組靜物的構思。構圖練習中對形狀的描繪不作太高要求,強調畫面整體效果。
第二課時主要是按照活動二設置的教學內容,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作品或自己收集的作品進行改畫練習。改動其中的物體或背景均可,素描或鉛筆淡彩等形式不限,重點讓學生體驗一幅作品中的某些物品或背景改變,其主題與情感也將發生較大的變化。選擇合適的對象組織在畫面中至關重要,選擇哪些物品、如何擺放、主次關系如何、處在什么樣的背景中、大小疏密怎樣、表現什么樣的情感等問題都是進行靜物畫創作時必須認真考慮的。學生的作業更多地考慮構思、立意與構圖,對于形體的表現則應相對淡化。
4. 教學評價
在欣賞評述活動中,能夠運用所學的方法,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構思構圖能夠明確地反映所表現的主題;作業效果反映了知識技能的運用。
四、教 學 選 擇
學生生活有地域差別,靜物的選擇也會反映出有地方特點的主題,應該很好地加以利用。為改畫習作設置不同難度的要求,以適應學生能力、水平的差異。
五、教 學 建 議
1. 關于教材處理的建議
教學導入部分可以一幅作品為主,旁及其他。對于主要欣賞的作品,要根據學生的思維活動充分挖掘,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借助其他作品的比較,可以更好地解決欣賞活動中的問題。也可以采用泛泛而談,抓住諸多作品的共同特點,圍繞一個主題進行賞析,讓學生對靜物畫有整體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