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上:03課 靜物有聲
教材中活動二設置的教學內容有一定難度,可以根據班級學生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以活動一繪制的草圖為主要素材,把教師提供的作品或自己收集的作品作為作業的參照和摹本,改動其中的物體或背景。襯布的褶皺表現難度較高,擺放時盡量避免,只求色彩的利用。
可以考慮模仿和改畫的方式,臨摹主體,改變主題;或模仿主題,改變主體。如“爸爸的椅子”“草叢中的排球”等等。
2. 關于教學情境創設的建議
課題導入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主題設置情境,比如,假如你是一位畫家,如何以靜物畫方式表現“兒時的玩具”、“體育課后”、“我的書桌”、“校園午餐”等主題。
在欣賞過程中提示學生聯想自己的生活經歷,身臨其境地欣賞作品。如學習的艱辛、與好友離別的時刻、兒時與祖輩嬉戲的情景等等,設身處地地體會作品所表現的情感。
3. 關于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的建議
教學程序可根據學情靈活安排:如理解作品主題導入教學→靜物擺放?熏表現主題→擺放靜物與畫家作品比較,進行造型要素分析→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構圖練習→作品欣賞,體會情感,繪畫練習。把欣賞活動按梯次貫穿于知識學習和實踐嘗試過程之中,建立在一定的感性認識上。
4. 關于教學媒材和教學手段擇優使用的建議
靜物的選擇要注意形狀整體、不過于復雜,大小搭配合適,便于學生表現。
擺放靜物的活動中,可以考慮替換不同色彩的襯布的方法,讓學生體會色彩關系的變化帶來的不同感受。
運用數碼相機及時展示擺放效果,可以提高學生興趣,也便于指導和評價。
5. 關于學習指導方法和學習小竅門的建議
調整擺放靜物時使用取景框進行觀察,簡便實用,感受也不同,更利于整體把握構圖。注意提示學生,取景框在眼睛和物品之間滑動時,感受物體在畫面中的放大和縮小,制造不同的構圖效果。
六、教 學 資 料
靜物畫
以日常生活中靜止的物體為主要描繪對象的繪畫。通常以油畫、水粉、水彩或素描為描繪手段。靜物畫成為獨立的繪畫樣式是從16世紀開始的,在此之前,它只是作為宗教畫或肖像畫背景上的點綴。到17世紀,靜物畫在北歐?穴主要是荷蘭、佛蘭德斯?雪漸趨普遍,逐步成為完全獨立的繪畫藝術樣式。在近現代,靜物畫還成為畫家練習技巧和學院美術教學的一種手段,旨在訓練觀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現能力。早期的靜物畫常常具有各種宗教寓意或象征意義:如描繪面包、酒、水隱寓耶穌受難,描繪骷髏、計時用的水漏或沙漏、蠟燭等象征生命的短暫和時間的流逝,描繪花卉、水果、蔬菜象征時令變化、四季轉換等。靜物畫體裁的產生,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當時藝術家對于表現人的生活的興趣,其中有文藝復興以來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
構圖
在美術創作中,安排和處理審美客體的位置和關系,把個別或局部的形象組成整體的藝術作品,以表現構思中預想的形象與審美效果。構圖是藝術傳達的第一步,也是對構思的檢驗和修正。一般來說,構圖涉及多種形式法則,是繪畫藝術的基礎,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稱為章法或布局,被認為是“畫之總要”,極受重視。
塞尚畫靜物
因為畫模特兒時人會動,這使塞尚很惱火,所以他多畫靜物,他往往把不同的對象安排在一起,借以獲得不同色彩的形的完美和諧。塞尚在擺靜物時也是十分講究的,有位青年畫家在看到他擺靜物的過程曾寫道?押“他把襯景布很輕地鋪在臺面上,顯得很自然。然后再安排水果,使各個水果的色調形成對比,造成互補色的震動感,把綠色放在紅色上,黃色壓在藍色上,斜放著,轉過來,如果需要把水果放穩,就用錢幣把它墊起來。他在做這一工作時是非常仔細和十分謹慎的;人們會以為他是在給他的眼睛擺宴席。”這席話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地理解塞尚的靜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