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暢想教案
生答:春游、野炊、植樹、放風箏。
[說明:以情境引入課題,創設良好的情感基調,引發學生的生活感受。以適應審美心理的情感和愉悅性特征,為本課的展開作好鋪墊]
(三)發展認知階段
師:這么美的春天,我們可以通過什么形式來表現?
生答:唱歌、寫文章、畫畫、跳舞。
1.欣賞文學作品《春雨后》,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師:朗誦得非常好。文學家通過詩、詞來表達對春天的感受,那么音樂家通過什么來表現春天呢?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片斷。請同學傾聽并參與演唱,初步感受音樂美。
師:這是一首旋律優美的歌曲,讓我們想起了在樹上唱歌的小鳥、感受到了輕松愉快的心情。音樂家是通過樂曲的節奏、旋律、音調來表現春天的。那么春天在美術家的筆下又是什么樣的?
3.多媒體展示油畫《花開的果園》,請同學賞析畫面帶來的視覺美感。
師:這是一幅油畫作品,畫面表現的是什么場景,給人一種什么感受?
生答:通過晴朗的天空,明媚的陽光讓我感受到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農民們正在抓緊一年的大好時光,進行辛勤的勞動,以換取秋天的豐收。
師:很好,一年之計在于春,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一個播種的春天。
4.多媒體展示雕塑《春風》,請同學談感受。
生答:這三位是春天去踏青的伙伴,她們年輕、美麗、有朝氣,給我們帶來了一般春風.預示著春天的來臨。
師:非常好。春天像一位美麗的姑娘正悄悄地向我們走來。通過這些作品,我們認識了藝術家心目中不同的春天。下面請同學欣賞這兩幅作品,它們美嗎?有哪些共同的美感?
5.照片《漓江》與國畫《漓江》的對比展示
生答:美,都是表現漓江春色的美景。
師:這兩幅作品有什么不同之處?
生答:一幅是大自然的真實寫照,另一幅是國畫創作。
師:是自然美和藝術美,那兩者有什么聯系?(學生討論)
生答:自然美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藝術美是人化的自然美。
師:很好。我們應了解每位藝術家對自然美的理解與感受是不同的。而正是這不同,使藝術家的作品風格有了差異,下面我們來欣賞幾幅作品,認識幾種不同的作品風格。
6.屏幕展示波提切利的作品《春》與吳冠中的《春如線》,通過對照比較及重點放大展示的方法.進一步認識不同風格的美術作品
師:藝術家是怎樣通過作品傳達春天信息的?
a生答:《春》這幅畫描繪希臘神話里的眾神歡聚在果林里,重現春之來臨的暢想。是一幅寫實的作品。
b生答:《春如線》通過一些線條來表現春天.更多的是表現一種感覺。是一幅抽象的國畫作品。
師:非常好,同學們分析得很透徹。其實與自然對象相似的表現手法,我們稱為具象表現手法,而這種與自然對象較少或者完全沒有相似之處的表現手法,我們稱它為抽象表現形式[多媒體出示概念]接下來,我再欣賞幾幅作品,請你辨別它是哪種表現形式。[多媒體展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