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活動 美術可以再現生活真實 靜物寫生
四、教師展示寫生步驟或演示寫生步驟
(見課件圖)分五步進行:
1.用鉛筆畫出大形體,注意構圖和空間關系。
2.用較薄的單色畫出大的明暗關系。
3.從畫面暗部入手,把握整個色調,這一步使畫面色彩冷暖、明暗及前后關系更加明確。
4.進一步用較飽和的顏色把上述關系表現得更準確些,注意邊緣線的虛實變化。
5.最后刻畫亮灰面,點上物體高光,勾出梨的果蒂,調整色彩整體關系。
五、請同學們觀看課件中的作品并根據老師擺設的靜物,進行寫生練習。寫生要求如下:
1.構圖完整 2.造型準確 3.色調和諧統一
六、學生優秀作品展示
七、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和實踐,我們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要再現現實生活中生動、自然的形象,不僅要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還要善于觀察和把握表現對象的形象特征。
八、課后拓展
請同學們嘗試用寫實的手法進行美術創作,作品要融入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和審美情趣。(主題自擬)
通過課件圖片展示,學生可以提出問題,在師生討論中加深對色彩知識的理解。
學生各自準備好工具,進行色彩寫生練習。
學生欣賞優秀作品,并分組討論,談談認識和體會。
通過提問思考,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
通過色彩寫生練習,進一步加深對色彩的理解和運用。同時體會到再現性美術作品不僅需要熟練地掌握繪畫技能,還要有敏銳的觀察力。
教學設計 (二)
設計思路
本單元課程設計就是學生運用電腦知識以及網絡信息來繪制再現性美術作品,同時在課中也能開發每個人的潛在智能,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模式最大程度地發掘教材中的“生動、趣味”,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再現性美術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現手段及藝術效果上所體現的主要特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初步了解色彩的基礎知識,掌握色彩的明暗、冷暖的表現方法,提高欣賞和分析再現性美術作品的能力。
2.方法與過程:
(l)通過分析、評述,認識不同畫種的再現性美術作品的特征。
(2)運用色彩的基本知識,嘗試用電腦繪制再現性美術作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網上學習和實踐,提高學生對再現性美術作品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創造美的愿望。
教學重點
教師運用多媒體演示,讓學生了解如何運用繪圖軟件制作再現性美術作品。
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繪圖軟件制作再現性美術作品。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穩定學生情緒,集中注意力。
二、導入新課
展示電腦繪制的再現性美術作品,并向學生講述本節課要用電腦繪制再現性美術作品。
三、色彩知識
用課件展示基本的色彩知識。
讓學生自由組合,并給一些網站地址,網上查找一些電腦繪制的優秀再現性美術作品。
四、學生分組繪制
指導學生完成作品。
五、教學效果檢測
要求學生把每組的作品放到校園網上,讓學生無記名投票,選出認為最優秀的作品。
六、課后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和實踐,我們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再現性美術作品的特征。
欣賞再現性美術作品,并討論。
在多媒體教室查詢資料,為繪制再現性美術作品做準備。
運用多媒體完成作品。
每組同學上機進行操作,并自評與互評作品。
采用問題情景或動畫情景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
通過運用電腦繪制作品,提高學生的制作能力,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