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下:08課 我們的展示
(2)設計者怎樣有效利用展廳的空間,營造出什么樣的視覺效果?
(3)展出的產品是什么?它們的體積很大嗎?設計者用什么方法展示它們?
導入第二個內容,為一件小展品設計制作小展具。
為自己的參展作品制作展具,如畫框、標牌、展架等,利用厚卡紙、紙板、鐵絲、泡沫等材料進行制作。
制作之前,通過提問和講解,提示學生考慮展品的形狀、尺寸以及擺放方式,設想展架和展品的整體造型,設計規劃制作方法和步驟。
學生在作業展示中互相評價,進一步思考展臺的造型和制作方法,并提交設計草圖和方案。
第二課時,組織學生策劃一次班級展示活動。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激發學生創造思維,組織工作全部由學生自主進行。教師提出建設性意見,學生分組進行討論,依據事先分配的展區條件進行策劃,確定展示活動的主題、內容,制定出展示活動方案。然后,班組問可進行展示方案投標性質的競賽活動。通過集體討論、分析,總結出各方案的優點和缺陷,取長補短,確定出最佳展示方案。
展示方案一旦確定,各小組即刻有條理地分工實施。調動學生已有的美術學習經驗,根據成員特長為參展作品制作展具、裝裱、畫框、會旗、指示牌,籌劃講解、宣傳布置工作等等。教師則要對畏示風格的協調做出指導。
在展示活動中,力求充分展現學生的組織能力、活動能力、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
可參考評價建議,采取自評和互評相結合的方法,對本次活動進行評價。評價內容還應該包括對學生學習、工作的態度、習慣,思想品質等非智力因素。應鼓勵班級之間的觀摩、學習、交流,也可將各班的展示情況進行總結、評比。
本課教學是學生初中美術學習的一個階段性總結。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充分運用前面已掌握的美術知識、技能,結合其他學科相關知識,并注意爭取與班主任、年級組長及其他有關學科的老師的支持、幫助,使展示活動成功開展。
展示活動的過程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應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充分發揮學生各自的特長,讓他們自己策劃、設計、協同布展。
四、教學選擇
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考慮直接進入展示活動。分組選送展示作品,借助教材的導向和資料參考,自主策劃展示主題內容和形式,設計、制作各種展具,在實踐中對展示藝術進行了解。教師根據學生、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評價標準,從學習態度、知識的理解運用、協作能力、動手能力和組織能力等方面對學生提出要求,并以此引導學習活動的進行。各組寫出活動總結,記錄整個學習過程,并將活動中獲得的知識、體會和更新穎的創意,通過評比,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教學建議
教材提供了較詳盡的圖片資料,對教學具有啟示作用。隊列展示體現了學生的精神面貌,用于教學導入,提示了展示活動所包含的廣泛內容。以下轉入展覽設計的專項活動,列舉了有關展示空間、展具、展品、陳列以及學生活動和制作樣品等圖片,為學習活動提供參考。教學中可以根據展品的類型,有針對性地利用這些圖片,依據主題選擇恰當的展出形式。
能夠營造真實的布展工作氛圍,就為教學創設了最理想的情境。建議把教學活動定位于全校范圍的展示活動,將展覽場地劃分為若干展區,分班級進行布展。各班級采取具體的分工,使每個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和責任,在集體榮譽的感召下,促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同時,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使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的成績,使他們在學習實踐中獲得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