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上:08課 過大年
制作羅漢頭的難度不大,學生很容易操作,需要注意對細節的提示,啟發學生對頭飾的設計進行變化;戴上自制頭飾表演一段與過年有關的小節目,巧妙地把其他民俗活動融于表演之中;對表演和制作水平做出評價。
按小組分工,制定計劃,進行了解民間民俗的社會調查,利用互聯網、有關書籍刊物、圖片文字資料;運用攝影、速寫、翻錄電視節目等手段,匯集整理,分類成冊;利用獲得成果,在校園內(網站或櫥窗)舉辦展覽。
制作窗花的教學活動以介紹剪紙作品導入,介紹窗花、門箋、墻花、炕圍花、頂棚團花、燈花、喜花,甚至是刺繡用的花樣剪紙類型。通過演示折剪雙喜字或其他較簡單的內容開始,讓學生對剪紙的基本技法有一定的認識。提供一定素材,開闊學生的設計思路。營造節日氣氛,布置新年準備,大家動手以剪紙的形式裝飾“大家庭”(教室),制作紅包或小禮物。引導學生研究設計和剪刻的方法,分析窗花設計種種有關造型要素的運用,制作表現喜慶、祥和的剪紙圖案;作業過程中及時點評、提示,表揚和鼓勵大膽的創意和巧妙的設計;用作業布置教室,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介紹剪紙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4. 教學評價
以布置教室的方式進行作業展示,在觀賞作品時進行學生互評,教師在評價中對大家的看法進行歸類、總結。評價內容著重于對民間美術的認識、了解和興趣,在設計中造型要素的運用,大膽、巧妙的創意以及認真細致的制作等。
四、教 學 選 擇
教學活動可以有所選擇,以適應于地域和學校的資源環境。“活動二”的內容有助于其他活動的開展,可以考慮安排在前;羅漢頭制作可以考慮作為節日聯歡的節目準備,安排在課余進行;窗花制作為本單元的重點,用一至兩課時完成。
五、教 學 建 議
1. 關于教材處理的建議
應該增加窗花制作活動的知識內容,以補充教材的不足。如陰刻、陽刻以及剪紙的多種表現手段,民間美術形式語言的運用以及造型要素在設計中的運用等,本教參在參考資料中給予補充。
2. 關于教學情境創設的建議
教室環境的布置有利于教學的開展,可以視為本課教學活動的組成部分。屆時于冬季期末,新年、春節期間,配合學校的聯歡活動,將學習環境布置一新,不僅增添了節日氣氛,同時也為教學營造了相應的情境。也可以考慮將教室環境的布置作為作業展示的方式,將教學活動置于迎接新年的準備工作中。
借用節日民俗習慣安排教學活動細節,使學習適合于喜慶祥和的氛圍。如羅漢頭表演借助于秧歌、旱船形式,剪紙運用于窗花、禮品、紅包等等。
使用相關主題的音樂背景烘托氣氛。
3. 關于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的建議
對民間美術知識的學習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通過社會調查、作品分析等方法,幫助他們掌握匯集資料、分析造型規律和運用綜合知識理解民間藝術的方法,促進他們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如問題設置的排序要考慮學習方法的過程,資料匯集要注重分類的方法等等。在教學引導過程中,尊重學生的見解和想法,鼓勵他們以獨特的眼光和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及時點評學生的創意和制作,并給予合適的建議。教學示范應考慮使用直觀的演示,可以由教師演示,也要給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師生教學角色的變換,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有助于激發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