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8年級下:02課 黑白世界
教師結合教材上演示刻版的示范圖片,當場演示木刻圓刀的使用方法與要領,再讓學生自己嘗試利用圓刀工具練習單純木刻線條的組織,構成一件獨立的木刻小品。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先不要考慮造型問題,只要刻制的線條具有一定組織與變化規律即可。
教師統一拓印并展示學生的練習作業。
請學生自己談談圓刀使用的技巧體會,師生一起總結不同形狀、長短、粗細的線條刻制的感受及把握工具使用特點的要領。
教師結合具體木刻作品及局部放大的圖片,提示木刻線條的基本組織方法,建議學生依托盡可能簡單的具象圖形,運用圓刀進行刻制練習。然后,再請部分學生談使用圓刀刻制的體會,教師總結歸納、補充木刻工具使用的基本技巧。
基于學生在兩次木刻實踐中積累了一些體會與感受,在接下來引導學生體驗與感受圓刀和其他刀具刻制線條時,教師可以制造機會讓學生更多談及自己的感受。
教師結合拓印步驟,講解拓印要點,示范拓印一幅優秀的學生木刻練習作業。
學生嘗試按照拓印步驟,拓印并展示自己的木刻作品,學生評價自己作品的成敗。
總結教學,并布置學生在課外使用圓刀工具,臨摹刻制,獨立完成一幅自己喜愛的優秀黑白木刻小品或作品的局部。
第二課時,先結合教材展現運用不同黑白處理方式刻制的木刻作品,師生共同分析總結木刻黑白處理的特點。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上董克俊的作品,還可以利用電腦圖形軟件,嘗試改變原作中的黑、白、灰關系,更加直觀地比較黑白版畫中黑、白、灰關系不同處理后的效果差異,提示學生注意對比觀察其中線條、疏密、節奏、明暗層次、線條組織的差異,以點帶面地在教學交流中加深學生對版畫黑白處理技巧的認識與體驗。
在第三課時課前,布置學生根據文學作品繪制一幅造型比較簡潔概括的插圖。然后要求學生根據黑白木刻黑白處理的形式特點,整理加工這幅文學作品的畫稿。為了適應黑白木刻的形式特點與制作需要,教師應提示學生:在修改畫稿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構圖中的形體關系,力求簡練與概括。這樣可以促使學生不斷針對黑白木刻的特點修整作品的黑白效果與造型處理,更關鍵的是有利于學生在單位教學時間內較為從容地完成一件小作品的刻制與印稿。
在教師提示木刻作品基本的制作步驟后,學生就可以動手刻制自己的作業了。提示學生可以在動手刻制過程中靈活調整畫面上黑、白、灰的處理與木刻線條的組織。
學生制作進程中,教師應注意及時結合教學中的知識與技巧,對作業中出現的普遍性問題進行對應的鞏固與提示,靈活評價學生作業進展的具體情況,幫助更多的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師此時應當特別強調學生之間的協作與交流,鼓勵學生在動手實踐中不斷鞏固與學習知識。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印制他們完成的木刻作業并展示。
進行作業完成后的整體評價活動是必要的,應當成為整個教學活動的又一高潮。教師應盡量鼓勵學生自己來談,讓學生針對最后的作業效果來談刀具使用及黑白處理上的具體感受。但是,教師應當積極承擔幫助學生提升認識水平與實踐能力的責任。
師生共同評價與總結可以重點圍繞這樣的問題:如果需要進一步改進與提高現在作業的水平,還應當在各個具體環節注意什么問題與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