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伙伴(七年級)
七年級 第二單元 活動四 校園伙伴活動四 校園伙伴
教學設計(一)
設計思路
畫人物是一項難度很大的技法訓練,在初一的時期讓學生接觸人物的基本畫法是為了讓學生對人物的大體比例有一個簡單的理解,在畫人物畫時建立比例的意識,從而把人物畫得更加準確和真實。在這一單元,主要是把人物的基本畫法講細,通過一定的比例圖進行說明,讓學生有一個形象的概念。
教學目標
1.了解人體的基本比例及其處在不同姿態情況下比例的變化。
2.學習如何觀察人物的動態并且捕捉人物的重心線。
3.通過人物全身姿態的寫生練習,感知人體結構的和諧美和人體的動態美。
教學重點
了解不同姿態下人體比例有什么變化?同時對人物面部的大體比例有一個簡單的了解。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的動態與重心的變化如何表現。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交流討論,說一說在學校秋季運動會上班里的同學在哪些項目的比賽中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伙伴們都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動作,并相互表演一下這些動作。同學們,你們想不想把這些動作畫下來?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如何畫好我們的校園伙伴。
2.展示課題:校園伙伴
在我們這個全新的大家庭中,每位同學都有各自的特點,同時從外在來看我們的身高首先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是要想畫好我們同學,人物的比例是關鍵的一個因素。
提問:有的同學可能知道這樣一種比例的測量方法,就是以每個人的1個頭高作為比例的基本單位,那么,通常情況下人物從頭頂到腳底是幾個頭高?
3.看課件中的人物全身比例圖(包括人物面部比例圖),分析并說明各個部分的長度是以人的頭部高度來衡量的。
請同學們觀察討論后回答。
如果是坐姿,人體垂直高度是幾個比例?(5個半)少了多少?(1個半)是哪部分變短了?席地而坐呢?如果是蹲或跪呢?
4.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作補充:要想畫好人體,在抓住了人體比例變化后,還要把握好動態人物的重心線和動態線。那么,什么是重心線和動態線呢?請看屏幕:
重心是指重力的中心,大約在人體臍孔上下;重心線是指通過人體重心向地面所引的一條垂直線;體現人體運動總趨向的主線就是動態線,它是隨著人的脊椎的彎曲程度和四肢曲伸而變化的。
在踢球時,人物因向前面奔跑踢球,重心線明顯向前傾,下端落在雙腳前面。
人物在拔河時,為了用力身體向后運動,中心線向后移動,下端落在雙腳的后面。
三、練習
1.在班里選擇兩位同學,站在教室的前后,把班分成兩組,讓學生們進行寫生練習,要求人物比例大體準確,用線肯定。教師在此時進行巡回指導。
2.畫完練習后,由學生進行展示,并由教師進行點評。
3.最后對本課的知識進行總結:
要想表現好人物的形象,就要了解人物的全身比例,再根據觀察到的每個人的不同變化去進行表現。
要想表現好運動中的人物,就要通過分析人物的重心線去發現人物的運動規律。
畫人物是一個十分講究觀察的工作,要不斷通過寫生提高我們的觀察力和造型能力。
學生準備自己的學習用具。
學生回憶班里印象深刻的運動會情景,可以通過模仿、介紹使學習氣氛高漲。
學生回答:七個頭高左右。
同學討論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