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伙伴(七年級)
在坐姿時減少了大腿和臀部的比例;席地而坐是3個半,只剩頭頂到臀部的高度了;蹲或跪的時候是3個半頭高加腳長(腳長不足1頭高)不到4個半。
學生結合課件中的圖體會重心線的位置以及重心線在各種運動時位置的變化。
看過圖后學生總結重心線與人物運動的關系。
學生看圖,體會重心線在運動中的各種變化。
學生開始寫生練習,可以從兩個同學中選擇角度較好的開始畫。
由學生總結本節課的重點。
這個內容應該是在學校秋季運動會之后進行,所以學生會有較深的印象。
教學設計(二)
設計思路
畫人物是一項難度很大的技法訓練,在初一的時期讓學生接觸人物的基本畫法是為了讓學生對人物的大體比例有一個簡單的理解,在畫人物畫時建立比例的意識,從而把人物畫得更加準確和真實。在這一單元,主要是要把知識講細,通過一定的比例圖進行說明,讓學生有一個形象的概念。
教學目標
1.了解人體的基本比例及其處在不同姿態情況下比例變化。
2.學習如何觀察人物的動態并且捕捉人物的重心線。
3.通過人物全身姿態的寫生練習,感知人體結構的和諧美和人體的動態美。
教學重點
了解不同姿態下人體比例有什么變化?同時對人物面部的大體比例有一個簡單的了解。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的動態與重心的變化如何表現。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導入新課
1.我們身邊有許多可愛的學習伙伴,我們每天在一起學習生活。同學們,想不想把同學的樣子通過畫筆記錄下來?
2.首先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人物的全身比例。展示人物全身比例圖了解“站七、坐五、盤三半”的規律。
三、學生通過圖片臨摹
1.學生通過自己拍的同學的照片,或是班級的照片,經過臨摹的過程體會人物比例。
2.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巡回指導。
四、教師總結
要想表現好人物的形象,就要了解人物的全身比例,再根據觀察到的每個人的不同變化去進行表現。
要想表現好運動中的人物,就要通過分析人物的重心線去發現人物的運動規律。
畫人物是一個十分講究觀察的工作,要不斷通過寫生提高我們的觀察力和造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