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閱讀《大跳龍》
設計意圖:《大跳龍》就是一個關于捉弄的有趣故事,一只可怕的大跳龍藏在了兔子的窩里,兔子害怕地去找小貓幫忙,小貓無助后找來狗熊,狗熊喪膽地又去找大象,大象來了也是一籌莫展。在動物們無助和慌亂的猜想中,故事的氛圍變得越來越緊張,而最后的謎底是什么呢?到底誰是大跳龍呢?為什么他會知道所有動物最害怕的事呢?故事的結局所有動物都笑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這個故事情節層層遞進,內容詼諧幽默,畫面生動形象,便于幼兒觀察講述和情境表演。因此,我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把觀察畫面,猜測講述動物間的對話作為重點,通過不斷地觀察講述,讓幼兒體會到故事的趣味性。活動中我將不斷地引導孩子去觀察講述、模仿表演,讓孩子體驗到繪本閱讀的樂趣。活動目標:1. 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2.猜測講述動物間的對話,并大膽地模仿表演。3.體驗繪本閱讀的快樂。活動準備:經驗準備:了解青蛙、兔子、小貓、狗熊、大象等動物的特點(喜歡什么、害怕什么)。教具:大書。活動過程:1.封面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過渡: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來看一本書。提問:封面上有哪些動物? 你覺得誰最厲害?為什么?小結:這本書里有一個動物很厲害,把許多動物都嚇壞了。2.逐頁觀察講述,理解故事的情節發展。過渡:他到底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1)兔子尋求小貓的幫助。第1頁:教師講述故事。提問:發生什么事情了?你覺得大跳龍可怕嗎?兔子害怕嗎?從哪里看出來的?大跳龍藏在窩里干什么呢?接下來兔子會做什么?第2頁:猜測兔子與小貓的對話。過渡:哦,兔子去找朋友幫忙了,會是誰呢?提問:猜猜,兔子會對小貓說什么?看看小貓的表情,他會答應兔子的請求嗎? 老師做兔子,小朋友做小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他們說的話,要注意表情和語氣哦。第3頁:小貓嚇壞了。過渡:小貓信心十足地來到了兔窩旁,結果怎樣了呢。提問:小貓的表情和剛才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這樣呢?小結:原來,大跳龍抓住了小貓的弱點,他說:要變成跳蚤咬得他受不了。(2)第4頁:小貓尋求狗熊的幫助。過渡: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小貓會怎么做?提問:他會找誰來幫忙?狗熊的表情現在是什么樣呢?誰來學一學小貓向狗熊尋求幫助的樣子?第5頁:狗熊嚇壞了。提問:猜猜,狗熊會不會趕走大跳龍?說說你的理由。狗熊怎么了?大跳龍說了什么讓狗熊這么害怕?小結:不得了,原來大跳龍說要變成蜜蜂蟄狗熊呢,怪不得狗熊這么害怕。看來這個大跳龍真是很厲害呢,把動物們的弱點都掌握了。(3)連續觀察第6-10頁:討論大象和青蛙,哪個厲害。過渡: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教師慢速翻閱,幼兒連續閱讀)要求:老師連續翻閱好幾頁,小朋友們仔細看,不要討論,把看到的記在心里。提問:大象和青蛙,你們覺得誰更厲害呢?誰會更怕大跳龍呢?可是結果呢?誰一點兒都有不怕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大象為什么會害怕?小結:大跳龍說要變成老鼠鉆進大象的鼻子里,所以大象害怕極了。(4)第11-12頁:揭示答案,大跳龍就是青蛙寶寶。過渡:青蛙他不怕,他會怎么做呢?我們一起看一看。提問:青蛙的是怎么樣做的?大跳龍究竟是誰?動物們的反應是怎么樣的?這是一只怎樣的青蛙寶寶呢?第13頁:結尾。提問:最后動物們的表情是怎么樣的?猜猜他們心里是怎么樣想的?小結: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呀,動物們都開心地笑了!3.總結活動。過渡:這個故事有趣嗎?誰來給這個故事起個名字?說說你的理由。(展示封面)教師提示書名,示范朗讀文字,請幼兒跟讀。提問:為什么青蛙寶寶要把自己稱作大跳龍?故事里誰最厲害?為什么?小結:這個故事真有趣,要和你的小伙伴、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哦。 拓展:(一)故事講述活動(二)故事表演《大跳龍》 課后反思:選定這個繪本作為教研內容后,我就開始了不斷地磨課過程。記得第一次的教案我是參考教師指導用書上的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因為我想專家的課總是好的。可是上下來我發現根本就不行,內容太簡單,活動沒新意,感覺像流水賬一樣一過就過去了,孩子沒什么興趣,感受不到故事的趣味性。課后我也反思過:對于我們幼兒園來說,分3課時進行活動是不切實際的,我們主要是一課時多,所以活動內容一定要豐富,能讓孩子積極參與。因此我馬上修改教案,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和猜測動物對話作為活動重難點,結果上下來發現常規比較亂,孩子都有些控制不了,他們都想來說動物間的對話。于是我又形成第三研教案,又增添了一個模仿表演,大大增加了孩子的參與性,滿足他們表演的欲望,結果效果好多了。今天上下來,我感覺孩子都對這個故事充滿了興趣,能達到我預設的目標。活動中,孩子們能積極猜測動物間的對話,大膽地進行表演。只是今天活動時間拖得有點長,可能我的引導語有點羅嗦,內容也比較多,精簡一下可能活動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