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的36種習慣
建議四:不要懷疑孩子。
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父母:他們要求孩子吃完飯在房間里學習半小時,結果卻每隔五分鐘進去看一下孩子是否在偷懶;他們要求孩子去買件東西,也總擔心孩子把多余的錢買零食吃。
父母們的這些行為,往往導致孩子用撒謊來對抗,而父母們卻認為自己的懷疑是有根據(jù)的,這就更加滋長了孩子的不誠信。
前蘇聯(lián)偉大的教育家馬卡連柯非常注意對孩子的信任,他認為,信任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誠信。
有一次,馬卡連柯派一個曾經(jīng)是小偷的學生去幾十里外取一筆數(shù)額不小的錢。這位學生由于曾經(jīng)是小偷,在同學的眼中被視為另類,幾乎沒人與他來往,他非常渴望得到信任。
接到馬卡連柯的任務后,這位學生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問馬卡連柯:“校長,如果我取了錢不回來了,你會怎么辦呀?”
馬卡連柯平靜地回答:“這怎么可能?我相信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快去吧!”
當這位學生把錢交給馬卡連柯的時候,他要求馬卡連柯再數(shù)一遍。誰知,馬卡連柯卻說:“你數(shù)過了就行。”于是,隨手把錢扔進了抽屜。
事后,這位學生是這樣描述自己的心情的:“當我?guī)еX在路上時,一路上我在想,要是有人來襲擊我,哪怕有十個人,或者更多,我都會像狗一樣撲上去,用牙咬他們,撕他們,除非他們把我殺死!”
馬卡連柯就是運用信任的方法培養(yǎng)了這位學生誠信的行為。因為,只有信任才能換來誠信。
建議五:家長要敢于承認錯誤。
英國政治家福克斯素以言而有信著稱。他所以能這樣,是他父親教育的結果。
福克斯的父親是英國的富紳。福克斯很小的時候,花園里有座舊亭子,他父親想將其拆除,并重新建一座新的亭子。小福克斯從寄宿學校回家度假,正巧趕上工人拆遷亭子,他很想親眼看一看亭子是怎樣拆除的,所以請求父親允許他推遲一些日子返校。但是,父親卻要他準時到校上課,爭論了很久,父親終于答應將亭子的拆遷日推遲到第二年假期,這樣,小福克斯就可以在假期趕上亭子的修建了。
小福克斯回學校后,父親就讓人把亭子拆了重建。誰知,小福克斯一直把這事放在心上,一放假回家,就向亭子走去。當看到新亭子已經(jīng)建好時,他失望地對父親說:“你說話不算數(shù)!”父親聽了大為震驚,嚴肅地說:“孩子,我錯了!言而有信比財富更重要。”
父親居然真的叫人把新亭子拆掉了,在原地重新再蓋一座亭子,幫兒子實現(xiàn)觀看這一過程的愿望。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父母都有可能不自覺地對孩子講了一些不誠實的話,或者講過的話沒有兌現(xiàn)。這時候,父母一定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向孩子承認錯誤,這樣反而會贏得孩子的信任。
有一位媽媽曾經(jīng)給孩子講了一個撒謊后鼻子會變長的故事,孩子對此深信不疑。
有一天,孩子在學校里又聽到了這個故事,于是回家跟媽媽說:“媽媽,以后我不會撒謊的,撒謊的人鼻子會變長的。你們也不要撒謊啊,要不也會長出長鼻子的。”這時,媽媽覺得有必要跟孩子講講故事情節(jié)的真實性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