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點撥:隨著科技進步和人類對環境的認識,煤炭的缺點逐漸明顯,加之天然氣清潔、使用方便、燃燒效率高、比較價格低等方面思考。
3.xx年,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世界平均為23%,而我國只有2.7%。由此怎樣看待我國天然氣開發利用的前景?
點撥:通過比較我國和世界能源消費結構,可以預測我國天然氣開發利用的前景廣闊,其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3.我國油氣資源開發的戰略重點在西部
——這是由我國油氣資源的分布和開發利用現狀所決定的。
(1)我國油氣資源的分布
總體特征是西多東少、北多南少,陸上天然氣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青海(柴達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陜甘寧的鄂爾多斯四大氣區。
(2)開發利用現狀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東北、華北地區一直是我國石油天然氣工業的主要基地。目前,這些地區的大部分主力油氣田開采已到了中后期,陸續進入了產量全面遞減階段,增產難度大,導致東部地區油氣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
地區則成為我國油氣工業新的戰略接替區。
20世紀80年代,我國提出并實施了“穩定東部,發展西部”的油氣發展戰略,使西部地區的油氣勘探、開發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
活動:
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我國西部豐富的天然氣資源長期得不到充分勘探、開發的原因。
1.西部地區天然氣主要分布區的自然條件。
點撥:西部天然氣資源的主要分布地區,如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鄂爾多斯高原等,氣候干旱,人口較少,交通不便,給天然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2.西部地區的經濟實力。
點撥:相對來說,西部地區經濟實力較弱,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天然氣的勘探、開發。
3.西部地區的技術力量。
點撥:西部地區技術力量較弱,且缺乏作相應研究的配套設施,而天然氣勘探、開發的技術要求較高。
4.西部地區的能源消費需求。
點撥:西部地區人口稀少,經濟落后,對能源的需求較少,形不成促使天然氣勘探、開發的市場動力。
板書設計
第一節 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以我國西氣東輸為例
一、我國資源跨區域調配的概況
1.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必要性
2.我國在實現資源的跨區域調配的大型工程
二、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典例——西氣東輸工程
1.基礎:
2.目標市場:
3.主干管道:
三、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
1.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大
2.調整能源消費結構
3.我國油氣資源開發的戰略重點在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