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課 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
第十一課 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 知道東南沿海地區、長江流域和西部地區的位置、范圍以及區域發展特點和條件。
(2) 知道五個經濟特區,以及香港、澳門、廣州、上海、南京、重慶、武漢等地的位置。
(3) 掌握長江流域的重要城市和交通樞紐。
(4) 了解長江流域內部的差別。
(5) 掌握西部地區的地理環境和地形地貌特征。
(6) 掌握西部地區重要自然資源在中國整體中的地位。
(7) 了解西部地區發展中的重要工業、交通及產業。
(8) 了解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的主要工程項目。
2、 能力目標:
(1) 訓練學生閱讀地圖,掌握描述和評價區域地理位置、概括地理事物空間分布和變化規律及分析地理事物相互聯系的讀圖分析能力。
(2) 通過了解家鄉的發展,家電產品的市場調查活動,培養學生搜集地理、社會信息,歸納區域發展特征,運用地圖表達調查結果的能力以及社會交往能力。
3、 情感目標:
(1) 樹立保護環境和生態的可持續性發展的觀念。
(2) 關心家鄉和祖國的發展前景,培養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具準備】
學生課前搜集的資料
【案例1 迅速崛起的東南沿!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東南沿海經濟發展的條件:位置優勢和政策優勢來發展外向性經濟。
【教學方法】
調查法、協作學習法
【板書設計】
【案例描述】
(導入)我們講了這么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那么我們的祖國——中國屬于哪一類型的國家呢?
(新課教授)發展中國家,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學習發展中的中國。
中國地大物博,這個我們都知道,如果我們按照經濟發展的特征,則可以把中國分為三個部分——東南沿海地區、中部和西部。
(讀圖)東南沿海地區的地理位置?
a、 包括海南、廣東和福建三省
b、 東臨中國臺灣海峽和南海,背靠武夷山和南嶺,毗鄰港、澳、臺,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思考)那么,他的自然環境有什么特點呢?
(1) 我國緯度最低的地區,又是海洋最為廣闊、受海洋影響最深的地區,所以高溫多雨、夏長冬暖、降水充沛,夏秋多臺風的氣候特點。屬于高溫多雨的熱帶和亞熱帶氣候。
(2) 水果王國,一年四季都有鮮果,也是我國最大的甘蔗生產基地。
(師)可見,東南沿海的自然條件很好,他們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是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最集中的地區。那么,什么是經濟特區呢?
(生答)略。
(想一想)結合書本的“讀與思”展開。
(思考)東南沿海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而廣東省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則是東南沿海經濟發展最突出的地區。
(看圖)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
(學生活動)略。
(討論)為什么,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如此迅速,有哪些原因或者說是因素?如何來看待珠江三角洲的“二次發展”。
(學生活動)略。
小結:(1)地理位置的優勢
(2)國家政策的優勢
(思考)他們的產業有什么特色?據你所了解的,有哪些產品來源與珠江三角洲地區?對東南沿海的經濟發展有影響嗎?有什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