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單元活動 學會分析區域差異
第一單元 單元活動 學會分析區域差異教學目標:1.了解分析區域差異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區域差異分析的基本方法。2.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對兩個或兩個以上具體區域進行區域差異的分析。教學重點: 1.分析區域差異的主要方法。 2. 進行案例教學。教學難點:分析區域差異的主要方法及案例教學。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方法:自主討論和合作,網絡教學教學過程:
一、分析區域差異的一般步驟
區域差異比較的有關項目
1、地理位置: 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2、自然條件 : 地形、氣候、植被、土壤、水文、礦產資源等
3、經濟條件: 產業結構、主要產業部門、經濟發展水平、發展潛力與發展方向等
4、社會條件: 政治、文化、交通、人口、民族與宗教等
二、區域差異分析的主要方法
1、定性的方法 2、定量的方法 3、綜合的方法
三、活動事例——長江三角洲不同 區域的差異
1、搜集資料2、整理、分析活動(一)
貴州
湖北
上海
區位條件
長江上游,云
貴高原東北部,位于西部地區
長江中游,跨
長江、漢江
位于中部地區
長江入海口
長江三角洲
前緣;腹地
廣,勞動力
素質高
自然條件與
自然資源狀況
地形以山地、
丘陵為主
生物、礦產和
能源資源豐富
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兼備;生物
、礦產和能源資源豐富
資源
匱乏
人均gdp
(元)
2855.8
7803.0
37393.0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215.9
321.4
2068.8活動(二)
繪制三省市的gdp總量柱狀圖繪制三省市的產業結構餅狀圖
活動(三)
三省市的發展階段比較貴州省
湖北省
上海省
資源優勢
生物資源、
礦產資源、
能源資源
豐富
生物資源、
礦產資源、
能源資源
豐富
人力資源
豐富
主要問題
工業基礎薄弱,科技文化欠發達,交通落后
大產業結構
不合理、第
一產業比重
較大
交通擁擠
居住擁擠
環境質量差
能源原料
不足
區域發展階段
初期階段
成長階段
轉型階段
問題探究:
區域差異的比較方法:
1、確定比較因素2、列表3、填寫4、發現和提出問題5、探究問題出現的原因和解決對策
總結:
學會區域分析差異
1、一般步驟
搜集資料—整理分析—差異比較—探索原因
2、主要方法
定性、定量、綜合
3、活動事例
貴州、武漢、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