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四章中國的區域差異復習教案(湘教版八年級上)
【本章考點】
秦嶺淮河一線
北方地區
1.主要地形、地形區,主要城市。
2.農業生產特點、糧食作物、氣候、興修水利、防治水患。
3.能源基地和重工業基地。
南方地區
1.氣候、地形特征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系。
2.豐富的有色金屬,考查礦產名稱及分布。
3.工業區的名稱與分布。
青藏地區
1.地理位置和范圍,本區包括的省份及主要地形名稱。
2.“高”“寒”的氣候特征以及在它影響下的農、牧業生產特點。
3.能源和礦產資源,主要城市、主要交通運輸方式。
西北地區
1.地理位置和范圍、主要地形。這一部分主要以讀圖題的形式來命題,要求記住范圍、地形名稱并填圖。
2.“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因這一特征而形成的農、牧業生產特點,常以綜合題的形式命題。
3.主要礦產地、主要城市。
4.保護草原,治理沙漠這是一個熱點問題。
【典型例題精講】
典型例題設計意圖:所選這兩道題緊扣當今社會熱點,并且將地理問題有機結合在熱點問題之中,指明了今后復習的方向:牢固掌握地理基礎知識,關注熱點問題,并且能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分析說明熱點問題的內涵。
[例1]我國西部大開發需要幾代人持之以恒地進行不懈努力,既要有緊迫感,又要有長期奮斗的思想準備,請你運用有關的地理知識,讀圖和下表回答。
東中西部gdp占全國的比重(%)
1978年 1990年 1998年
東部 52.42 53.68 58.12
中部 30.92 29.90 27.92
西部 16.66 16.42 13.96
東西部人均gdp變化及東西部差距(單位:元)
1978年 1990年 1998年
東部 483 2080 9483
西部 255 1060 4052
東部與西部的比值 1.89 1.96 2.34
(1)根據圖上的編號填出相應省級行政區的簡稱。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以上資料分析,在1978~1998年期間,東部和西部gdp(國內生產總值)占全國比重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東部和西部人均gdp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部大開發重點是依托交通干線,發揮中心城市作用,以線串點。在開發西北地區時應以________鐵路干線為重點,該鐵路干線將西部的幾個省級行政區中心城市串起來,它們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線西段已與____________(國家名稱)中亞鐵路接軌通達西歐,將成為西歐大西洋沿岸與東亞太平洋地區最近便的陸上通道。
(4)修建進藏鐵路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計劃中鐵路進藏有青藏、川藏等方案(如圖所示),青藏鐵路經過地區的地形、地貌特點是____________,川藏鐵路經過地區的地形、地貌特點是____________。選擇青藏鐵路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較高,在修建青藏鐵路時將遇到的困難有( )
a.缺氧 凍土 b.太陽輻射 地震
c.氣壓高 土地鹽堿化 d.云霧多 滑坡
(6)在西部大開發的能源建設中,除西氣東輸工程外,正準備實施____________工程,該工程的建設,受惠的不僅是東部地區,在促進西部經濟發展方面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