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四章中國的區域差異復習教案(湘教版八年級上)
“聚寶盆” ③ 柴達木盆地
西藏重要的農業區 ② 雅魯藏布江谷地
世界第一高峰 ① 珠穆朗瑪峰
我國最大的湖泊 ④ 青海湖
我國輸沙量最大河流 ⑤ 黃河
“日光城” ⑦ 拉薩
“黃金水道” ⑥ 長江
23.萬里長江從雪山走來,穿越高山,匯納百川,向東海奔去。
長江流域示意圖
(1)長江源頭光照資源豐富,但終年積雪,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建設三峽水利樞紐既有利于開發長江的________,也有利于防御______________。
(3)帶動長江流域經濟起飛的龍頭是________開發區。
(4)長江流域旅游資源豐富,請寫出該流域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的名稱______________(不能單填城市名稱)。
【解析】 本題以《話說長江》電視片解說詞切入,比較新穎。立意考查學生對長江流域源頭終年積雪原因、建三峽工程的主要意義、帶動長江流域經濟起飛的龍頭開發區、旅游資源等知識點的掌握能力。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初中地理關于“長江”的教材即可作答。
【答案】 (1)地勢高 氣溫低 (2)水能資源 旱澇災害 (3)浦東 (4)四川的峨眉山、湖南張家界、九江的廬山、安徽黃山、蘇州園林、南京中山陵
24.讀“我國西部部分地區”圖,回答:
(1)字母a表示____________山脈,字母b表示地形區是我國____________地貌分布最廣的區域。
(2)圖上的__________(填字母)處蘊藏著巨大的水能資源,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西部還具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炭以及________、________等資源。
(3)我國第二大林區位于橫斷山區、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和__________(填字母)山的南坡。
(4)除上述資源外,西部地區還可以開發的自然資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閱讀下列選項文字,把相關選項的字母填入“山地對經濟發展制約作用”關系圖的圓框中。
a.山區地表崎嶇,坡度較大 b.不合理的開墾耕種
c.交通不便,工程建設困難 d.地質、氣象等原因
e.影響資源開發與投資環境 f.水土流失、生態脆弱
g.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災害
【解析】 我國西部山地多,平地少,高原盆地相間分布。圖中a為祁連山脈,d為橫斷山區,為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這里河流湍急,水位落差大,徑流量大,蘊藏著巨大的水能資源。除此之外,西部還具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炭以及風能、地熱能和太陽能等能源資源。另外還有旅游資源、氣候資源、礦產資源可以開發利用。
但我國西部復雜的山地地形對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制約作用。它影響交通、工程建設,水土流失、山體滑坡、泥石流現象多,生態脆弱,這些都影響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和投資環境。
【答案】 (1)祁連 喀斯特(巖溶)
(2)d 水位落差和徑流量大 風能(或太陽能、或地熱) 太陽能(或風能、或地熱)
(3)c (4)旅游資源、氣候資源(光熱、水分資源)、礦產資源
(5)如圖
25.讀圖,回答下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