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生:(看表后回答)
師:大約到1919年,日本在華勢力已能與雄踞列強之首的英國勢力均力敵。所以,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斗爭集中在反日侵略上,重點在反對日本的經濟侵略上。
4. 群眾反帝愛國斗爭的推動
師:辛亥革命前后,尤其是19xx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條”后,中國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而每日均有箱車裝滿國貨,沿途搖鈴,大呼‘中國人要用國貨’。”中國人民的愛國運動,是推動民族工業發展的社會條件。“實業救國”已不僅僅是民族資產階級的口號,也成為社會各階層人民的共同要求。
在這樣有利的內外條件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迎來了它“短暫的春天”。
二、 發展表現——民族工業短暫的春天(1912~1919年)
(一)概況
1. 民族工業發展:春天、短暫
師:要求學生看課本101頁教材和材料,問:短暫、春天各指什么?
生:(回答)
師:春天:是指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發展主要是指建廠數目和資本總額的增加。新增廠礦六百多家,新增資本達一億三千多萬元。發展最快的是紡織工業和面粉業。此外,火柴、毛紡織、炸油等輕工業也有發展。
短暫:是指民族工業發展好景不長,大戰結束后,帝國主義卷土重來,民族工業的發展如曇花一現很快萎縮。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而民族危機的加深又促使具有愛國心的有識之士倡導實業救國。在此期間,涌現出了一大批民族工商業的楷模。
2. 著名的實業家:南張北周以及榮氏兄弟。
以上我們學習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產生及不同程度發展的三個時期。那么我們總結以下這三個時期,民族經濟分別產生的時間、原因以及它帶來的影響,給我們的啟示。(見多媒體顯示)
民族資產階級的基本特點是具有兩面性,既有反帝反封的革命性,又有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屈服的軟弱性和妥協性。造成它這一特點的根本原因是由社會性質決定的。民族資產階級誕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它的這一特征也使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帶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主要表現在方面呢?
(二)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特征
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2頁最后一段大字、小字及第101頁民國初年民族工業分布示意圖,并從發展時間、發展的區域分布,行業分布等各方面的有效信息歸納這一時期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特點)
生:(學生總結)
師:這一時期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可以總結為四個字:輕、弱、小、短。
輕 指的是有所發展的僅僅是輕工業。而重工業基礎薄弱,沒有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弱 指與外國資本主義相比較,力量薄弱,不是競爭對手。小 指與本國封建勢力相比較,力量小,封建經濟仍占絕對優勢。短 發展的時間短,一戰結束后,歐洲列強卷土重來,民族企業很快的蕭條下去。
為什么會形成以上的特點?
生:(學生考慮并回答其形成的原因)
師:從中能得出什么結論?
生:(學生考慮并回答)
師:外部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提供的可能性是極其有限的。在帝國主義掌握中國經濟命脈狀況下,民族工業不可能走獨立發展的道路。在中國,在封建勢力和外來帝國主義勢力夾縫中的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時間短,區域行業發展不平衡,沒有也不可能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當帝國主義的大戰硝煙散盡,侵略者的鐵蹄紛至沓來的時候,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又陷入蕭條之中。這既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歷史厄運,也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