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學案
第2課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學案【學習目標】
目標 內 容知識與能力
過程
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識記
理解
運用
漢武帝的“賢良對策”產生的社會背景;方式及作用通過學習“舉賢良”、新儒家思想的主張及歷史地位,理解“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的過程。通過對本課“舉賢良”、新儒家思想的主張及歷史地位,“獨尊儒術”的學習,培養從歷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分析問題、提煉觀點的能力。
論從史出
史論結合
問題探究
概括闡釋
漢武帝采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為西漢中央集權的鞏固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武器,這集中體現了辯證法思想中社會存在與意識關系的原理。
董仲舒的新儒學董仲舒簡介;主要的思想主張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獨尊儒術”的措施及的作用【重點、難點】重點:董仲舒新儒學思想主張、“獨尊儒術”的措施難點:對新儒學思想主張及“獨尊儒術”的理解【自主學習】一、漢武帝的“賢良對策”1、背景:⑴儒學的坎坷歷程 蔚然大宗—遭到打擊—逐漸復蘇⑵西漢前期對人才的重視:漢高祖和漢文帝曾下令招賢⑶鼎盛時期的社會問題:邊境不寧,王國勢力依舊威脅中央,階級矛盾激化2、經過: 3、作用⑴發掘了⑵有力推動了 一、 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1、 董仲舒的歷史地位: 2、 儒學體系的形成: 3、 主要思想:(1) 針對中央集權需要,提出“ ”和“ ”主張(2)針對加強君權需要,提出“ ”、“ ”、“ ”(3)針對土地兼并現實,進一步發揮儒家 思想,主張限田、薄斂、省役(4)針對為人處世標準,提出“ ”二、 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1、 漢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學的措施(1) 起用 數百人參與國家大政(2) 興辦 (3) 在各郡設立學校,初步建立 。(4) 成為教科書,教育為儒家所壟斷2、 結果 【問題探究】 儒家思想是怎樣成為正統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