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二單元復習提綱
②從創新與借鑒、交流融合的關系看,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新的基礎。要實現文化創新就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同時又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不斷推動中華民族文化的創新與發展。(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3)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進行文化創新,要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既要克服“守舊主義” 、“封閉主義”,又要克服“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兩種錯誤傾向。保證文化創新沿正確方向、采用正確方法進行。
(4)從文化創造的主體看,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文化創造的主體。文化創造者要自覺地投身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去。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
16.在文化創新中如何處理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的關系?
一方面,我們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空談文化創新。一個民族和國家,如果漠視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就會失去文化創新的根基。
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創新,表現在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的努力中。
17.在文化創新中如何處理本民族文化同外來文化的關系?
(1)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尊重文化多樣性,
要堅持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應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平等交流,相互借鑒,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創新的成果。
(2)在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不斷推動中華民族文化的創新。
(4)堅決反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來文化的“守舊主義” 和“封閉主義”,以及一味推崇外來文化,根本否定傳統文化的“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同時,也應高度警惕文化霸權主義,維護我國文化安全。
18熱點鏈接 儒家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
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同時,它的具體內涵又能因時而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的作用。
②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能促進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
③文化的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問題兩個方面。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離不開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把儒學代入即可)
(2)如何繼承與弘揚傳統文化?
①傳統文化既包含精華,又有其糟粕。對于傳統文化,要辨證認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承保持和發揚。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正確處理文化繼承與發展、創新的關系,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
③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反對“守舊主義”和 “歷史虛無主義”兩種錯誤傾向。
請同學們認真復習,結合任課老師的要求,使用本講義。祝同學們考出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