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課 新中國的科技成就
第27課 新中國的科技成就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識記 理解
科技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來重大科學技術成就。 四方面科技成就的背景、影響 學生資料收集,歸納總結、整合知識。
問題探究、比較分析、材料研究。
歸納科技成就講解過程中的影響,得出結論。 建國近六十年來,在中共領導下我國科技取得了累累碩果,尤其是一些科技研究成果已經躋身世界前列。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通過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認識,增強學生“科教興國”的意識。
通過對科學家刻苦鉆研、奮發圖強的先進事跡的介紹,啟發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科技取得成就的原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技發展的影響 綜合國力得到了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科學技術的反作用是巨大的,因此要堅持科教興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建國后科技成就、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難點: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教學方法】
1、采用設置情境、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淺入深,用有效的策略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升華情感,也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2、采用比較法,通過比較建國前后我國科技方面的變化,揭示新中國取得巨大建設成就的原因。
3、師生共同準備課前材料,讓學生從準備的過程中,體會新中國以來的偉大成就,增強學生的自豪感,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4、采用互問法小結、鞏固本課內容。
【教學資源】
岳麓版實驗教科書必修(ⅲ)《文化發展歷程》課本。
學生課下提前準備好的材料(分成四組同學,分別從原子能技術、生命科學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等四個方面查找建國后的成就資料,由一人匯總演示、一人總結發言。)
【板書設計】
第29課 新中國的科技成就
一、 科技成就
1、 原子能
a成就:原子彈、氫彈、導彈核武器、核電站
b背景:美蘇核壟斷
c影響:鞏固國防、能源利用、綜合國力
2、 生物技術
a成就:雜交水稻(袁隆平)
b背景:地少人多
c影響:解決吃飯問題
3、 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
a成就:銀河一號、三號、神威號巨型計算機
b背景:國際信息技術日新月異
c影響:國家工業生產 人們的日常生活
4、 航天技術
a成就:長征一號、東方紅一號、神州五號
b背景:蘇聯、美國空間技術發展迅速
c影響: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
二、 科技成就原因和影響
(一)原因:1社會主義發展2經濟發展3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影響:“科教興國”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復習前兩節內容——出示圖片和材料。請同學們根據圖片回憶上節課的內容。
電子計算機:美國第一臺計算機;生物技術、遺傳工程:克隆羊多利;空間技術、航天技術;蘇聯的東方一號、阿波羅11號載人上天;原子能:美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日本爆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