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瑰麗的夏宮——頤和園
第2課 瑰麗的夏宮——頤和園
教學目標
識記頤和園的建筑過程,主要景區構成,功能分類
理解頤和園的興廢是中國近代歷史的縮影。
理解 “前朝后寢”的景區布局體現了“國重于家”的理念德和園是“京劇的搖籃
教學重點
1、理解頤和園的修建歷史
2、理解頤和園的布局結構和主要特點;認識頤和園所體現出來的中國古代高超的園林建筑技術和中國特色的古典園林建筑風格。[來源:高考資源網]
3、感受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精美和頤和園的恢宏氣勢,樹立對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和古代建筑的保護意識。[來源:]
教學難點
頤和園在造園藝術上的突出成就
教學設計
導入:展示頤和園游覽路線圖,可以導游的身份來開始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身臨其境
一、“宛自天成“的皇家園林
1、頤和園的特點、歷史地位、修建歷史
(1)提問1請同學們閱讀第一、第二自然段,然后給頤和園設計一份簡歷。
教師展示:出示一份有關某人的簡歷,學生作為參照來做,完成后展示
姓名:頤和園
曾用名:清漪園
別名:夏宮
年齡:約250歲
住址:北京西郊
身體大小:約290多公頃
特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園林之一,也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園林;整座園林集中建筑精華,并將各種不同風格的園林和諧的組合在一起,成為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博物館[來源:]
簡歷:(1)清乾隆工程開始。
(2)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60)
(3)慈禧重建(1888)[來源:高考資源網]
(4)甲午戰爭再遭洗劫。
(5)新中國迎來新生。1948年
榮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
世界文化遺產(1998)
(2)提問2乾隆為什么修建清漪園?慈禧太后為什么能兩次重修?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1、乾隆和慈禧時期整個中國的狀況
2、引導回顧學習過的近代史有關歷史: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來分析,
3、使牢記歷史教訓,落后帶來挨打。
二、政治活動區和居住區的主要景物
教學建議: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增加直觀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展示有關圖片,并補充一些有趣味性的知識。講解要有取舍,不能面面俱到
建議選擇以下作為重點景區介紹:政治活動區:仁壽殿;居住區:玉瀾堂和德和園。
建議講述以下兩個內容:①1898戊戌變法:光緒在仁壽殿召見康有為,在玉瀾堂召見袁世凱,變法失敗被囚禁在玉瀾堂。
②國粹京劇,說一說京劇形成于何時?是如何崛起的?
18世紀末,為給乾隆帝祝壽,安徽的徽班進京。道光年間,湖北的漢調流傳入京,同徽班合作,徽漢兩調逐步融合,到19世紀中期,形成京劇。同治、光緒年間,京劇發展成為唱腔優美、行當齊全的劇種,成為在全國影響最大的一個劇種。原因:①唱腔、表演、念白、武打等方面超過了以往各個劇種,吸引了觀眾。②清朝統治者和達官貴人們也喜愛京劇,貴族官僚不斷把戲班招到家中演唱,都促進了京劇的發展。[來源:高考資源網]
三、游覽區的迷人景色
教學建議:展示有關教學圖片并適當補充史料,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史料的能力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填寫表格中的“主要景觀“:
景區 主要景觀 特征
萬壽山前山。 長廊佛香閣與智慧海 華麗宏偉
昆明湖 西堤十七孔橋文昌閣清晏舫 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