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請回答:
(1)根據材料概括改革法令的主要內容。(8分)
(2)依據俄國社會發展情況評述上述材料對俄國經濟的影響。(8分)
(3)結合材料說明法令頒布前后農民的地位有何變化?(4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地主對于農民的窮兇極惡的壓榨和奴役,引起農民不斷地騷動。國內各階級、階層都行動起來參加或支持農民的騷動。據統計,18xx年至18xx年的xx年間,農民騷動83次;18xx年至1820年的xx年間,農民騷動124次;1821年到1830年的xx年間,農民騷動則達到了156次;1831年到1840年的xx年間,農民騷動143次,這較上個xx年雖有所減少,但并不意味著矛盾的緩和,只不過是一種短暫的平靜。1841年到1850年的xx年間,農民騷動達到351次,而在接下來的xx年間,農民騷動則超過591次。農民騷動的增加,意味著社會的動蕩不安,嚴重威脅著農奴制度的政治、經濟基礎。
材料二 俄國“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緩的步驟”是“把農民從地主的壓迫下解放出來!把納稅者從嚴刑毒打中解放出來!”
材料三 自上而下的廢除農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廢除要好得多
材料四 19世紀60~70年代俄國機器制造業統計表
時間 企業數 工人數(人) 產值(千盧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 51937
(出自《改革與革命──俄國現代化研究》)
材料五 1861年改革后出現了兩種土地所有制,即獲得解放的農民以贖買的方式獲得的小塊土地和貴族地主繼續保留大量的私有土地。農村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很大優勢。1877~1878年歐俄部分的9 150萬俄畝的私有土地中,有7 300萬俄畝屬于封建地主,占了80%。部分勞動力仍被束縛在封建經濟活動中,依靠封建地租進行生產。農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價計算僅值5億多盧布,但到19xx年為止,農民共付出20億盧布贖金。農民雖付出了高昂的贖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質量也更差了。改革前地主和農民公用的水塘、牧場及森林也都歸地主所有。由于土地的減少,農民在經濟上更加不能自立,他們不得不向地主租地。這樣,獲得“解放”的農民又重新受到地主的盤剝。封建工役制盛行,佃農除了以一半收成作為地租交給地主外,還要用自己的(或借來的)馬匹和農具無償地為地主服勞役。與此同時,由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俄國的迅速崛起,又使大批農民走向破產,淪為無產者。農村中,資本主義和農奴制殘余緊密結合,廣大農民遭受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和剝削。
請回答
(1) 材料一二反映的現象說明了什么?(5分)
(2) 結合材料三,分析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5分)
(3) 結合材料四分析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有何進步性?(5分)
(4) 材料五反映了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什么特點?(5分)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 d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對農奴制的理解及農奴制下農民狀況的認識。其中d項在俄國農奴制下的農民都要受到封建統治者的奴役.即使國有公民也不例外。
2.d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俄國農奴制是在以勞役制為主要剝削形式的地主莊園經濟基礎上建立的經濟、法律制度。農民被束縛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處于社會最低層,實際上是農奴!斗纱笕返念C布從法律上確立了農奴制的地位,標志著俄國農奴制度最后確立。